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3-2024年保健酒产业报告:200亿规模下,高质量发展需要哪些硬核动作?

2025-09-09人已围观

2023-2024年保健酒产业报告:200亿规模下,高质量发展需要哪些硬核动作?

现在的保健酒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价值大洗牌”——中国白酒界泰斗季克良近期提到,他见证过保健酒的辉煌,也见过乱象丛生的阶段,现在终于到了拨乱反正的关键时刻。

保健酒的本质:好白酒自带健康基因,但得守牢两个前提

很多人问“中国白酒有没有保健功能”?季克良给了明确答案:纯粮固态发酵的优质白酒,天生带着健康基因——比如茅台酒就是典型例证。但这种“健康属性”有两个必须守住的底线:一是原料、工艺得严,不能为了成本降低标准;二是得适量喝,不管什么酒,过量都谈不上健康。

文化根脉里的养生智慧,挡不住市场的三大乱象

保健酒的文化基因藏在中医“药食同源”里——从古代宫廷贡品到民间传了几百年的秘方,比如用枸杞补肝肾、酸枣仁助眠的方子,本来就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连在一起。可看当下市场,需求端有支撑(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农村60岁以上人口占23.81%,银发群体有养生需求),供给端却乱象频出:

规模小,2023年保健酒/露酒市场规模不到200亿元,仅占白酒市场的2.64%;

结构失衡,百元以下产品占比超70%,高端化进程明显滞后;

信任度低,虚假宣传率达32%——去年就有老人因相信“包治百病”的保健酒被骗,这类案件每年还以15%的速度增加。

破局得靠龙头示范,四件事打开高质量发展通道

茅台推出的茅鹿源保健酒,算是给行业打了样——用酱香基酒搭配东北鹿茸、人参,刚在成都春糖会就创下单日咨询破千次的纪录。季克良说,龙头企业要带好头,重点做好四件事:

第一,守正创新,挖透中医古方——得深挖《黄帝内经》里的136种食疗古方,比如其中“鹿茸补阳气、人参养气血”的思路,用现代生物萃取技术把有效成分提得更足,让“老方子”适配现代人的需求;

第二,科技赋能,用数据建立信任——得建功效验证体系,比如测鹿茸多肽对免疫力的影响,实验组较对照组提升了17.3%,这样的实测数据比空口宣传更有说服力;

第三,消费扩容,瞄准年轻群体——得做细分品类,比如缓解视疲劳的枸杞明目酒、改善睡眠的酸枣仁安神酒,不能只盯着老年人,要让25-45岁的主力消费层也愿意买;

第四,标准建设,划清“保健”边界——得参与制定T/CIET402-2024《天然酒》团体标准,明确中药材投料比至少占8%,不能随便加两滴药材就打着“保健”旗号卖。

监管趋严,行业正在慢慢褪去“乱象外衣”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保健酒抽检合格率已经升至91.2%,比五年前提高了23个百分点,监管的成效很明显。现在的政策也越来越紧:广告必须标注“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从药材种植到流通销售,全链条都得溯源;还要实施“三品战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给行业专项扶持。

季克良最后说,只有当70%的企业通过HACCP认证,当百元以下产品占比降到50%以下,保健酒才能真正摆脱“边缘化”标签,回到它该有的位置。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