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15年+1600斤失败品+82%睡眠改善率:栖霞60岁老局长的“药酒突围记”
2025-09-10人已围观
15年+1600斤失败品+82%睡眠改善率:栖霞60岁老局长的“药酒突围记”
在栖霞,60岁的衣志文是个“不按退休剧本走”的老人——31岁就当上栖霞市二轻局副局长,2000年因健康问题退居二线后,他没选含饴弄孙的轻松日子,反而扎进中医药世界,用15年时间熬出一款“带数据的中医药酒”。
从副局到“药酒匠人”:15年补上中医药必修课
像很多技术型官员,衣志文的跨界带着股“较真劲”——他系统性研读《本草纲目》《伤寒论》等经典,做了满满几箱子读书笔记,硬是用15年搭起自己的中医药知识框架。用他的话说:“搞药酒不是拍脑袋,得先把老祖宗的‘理儿’摸透。”
千万投入换1600斤教训:熬出“不刺喉”的药酒有多难
光懂理论不够,配方才是核心。衣志文搞出套“笨办法”研发体系:年均买300公斤道地药材,人参选长白山的、枸杞挑宁夏中宁的;独创“即墨黄酒调和法”,专治传统药酒辛辣扎喉的问题;最狠的是倒掉1600斤失败品,年均投入超8万,只为把阿胶占比锁死在18%、大枣12%——这正是中医“君臣佐使”配伍的精髓,每味药站对位置,药效才不会“散”。
亲友圈的“实效账”:82%睡眠改善率是真的
配方行不行,得看效果。衣志文先在亲友中做“实证”:81岁父亲喝3年,风湿性关节炎发作频率降75%,以前每年住两次院,现在能跟着小区老人散步;12位“三高”亲友喝6个月,血脂平均改善40%;23例亚健康者跟踪显示,睡眠质量提升率82%——有位退休老师说:“以前整夜睡不着,现在能睡5小时,比安眠药管用还没副作用。”这也应了《黄帝内经》“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药酒是帮身体慢慢“调”,不是治急病。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1000升试产背后的“双轮驱动”
搞研发不是藏私,衣志文想让药酒落地。虽一开始找景区合作碰壁,但他没放弃:2014年和蓬莱瑞事临酒业达成技术合作,做出1000升批次试产品;还建了38项指标的检测体系——从药材农药残留到酒精度数,每一步都有准数。他说:“中医药创新不能靠经验,得用临床数据和工艺标准说话。”
60岁后的“第二人生”:用技术+服务写养老新故事
衣志文的创业不止是“搞药酒”。他用当副局长学的项目管理经验,把研发流程理得清清楚楚;联动5家医疗机构做效果追踪,确保数据真实;还免费给社区老人做推拿,2000多人次。这种“技术研发+健康服务”的模式,刚好戳中老龄化社会的痛点——退休老人不是“负担”,有一技之长的他们,能给社会添份实在的力。
衣志文的故事没什么“传奇”,就是15年的坚持、一堆实在的数据,和一碗熬了很久的药酒。对他而言,这不是“二次创业”,是把中医老理儿变成能落地的“新东西”,也给退休生活找了个“既有意义又充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