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1-2022年海马干泡酒案:46尾起步,4.5万尾背后的保护红线与司法回应
2025-09-23人已围观
2021-2022年海马干泡酒案:46尾起步,4.5万尾背后的保护红线与司法回应
例行巡查时,民警发现一家白酒商铺藏着猫腻——除了卖普通酒,还偷偷卖海马干泡的酒。嫌疑人龙某交代,这些海马制品都是从沿海渔民手里违法收来的,泡成酒后加价卖出。其实这类违法绝非个例:2022年东山县曾查获4.5万余尾野生海马干制品,涉案金额达到346万元;同年广州某药材商因违法交易948.8万元海马制品,直接被判了六年有期徒刑。
海马自2021年起就被明确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不少人对它的认知还停在“野生更补”的误区里。部分商家抓住这点,打着“野生海马药效最佳”的旗号牟利,但中医理论早有定论——海马能补肾壮阳、散结消肿,而《中国药用动物志》的检测数据更清楚:人工养殖海马的有效成分含量和野生个体根本没显著差别。就因为信了谣言,违法案子一再冒头:2020年广西边境查了1.3万余尾走私海马干,2022年上海一位养生爱好者买了202尾野生海马泡酒,最后也吃了官司。
针对这类犯罪,法律从没留过情面。《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明确写着,非法交易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最高能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量刑全看涉案价值:30尾以下的,一般判6个月到1年,像上海张某某案就是例子;千尾规模的,基准刑期4-5年,邓某运输1.3万尾海马干就属这类;万尾以上的更重,刑期能到5-10年,比如林某莲案里涉及的4.5万尾海马干。这次龙某的46尾,早就超过了《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办法》的刑事立案线。不光要蹲监狱,还得赔生态账——2022年邓某案中,法院算出每尾海马生态损失赔75元,总赔偿104万元,占了涉案金额的一成多。
现在对这类犯罪的打击越来越系统。龙某已经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案东西全扣了。还有个新变化:生态修复成了必选项。东山法院搞的“植草复栖+碳汇认购”模式,要求违法者坐牢之外,还得去参与海洋生态修复——既要受刑罚罚,也要亲手补生态,双管齐下治根源。
相关文章
- 2021-2022年海马干泡酒案:46尾起步,4.5万尾背后的保护红线与司法回应
- 2015年保健酒违法添加调查:单瓶伟哥成本0.25元,69款产品涉事的高利润乱象
- 2025版科学养生实证指南:10条用临床数据支撑的健康行动准则
- 2025年广东泡酒文化观察:七组核心数据揭开岭南酒坛里的养生密码
- 2023-2024茅台台源酒破圈记:10亿销售额背后的6大增长密码
- 2020年淮安七旬翁涂“神药”险丧命:30天皮肤吸敌百虫引重度有机磷中毒
- 53岁水产摊主的脑出血教训:血管硬化的4阶段信号与科学防护指南
- 2025看劲酒:78%古方转化+42%认知提升的养生酒现代演绎密码
- 2025年昆明96条毒蛇“夺命酒”案:自泡蛇酒的致命误区与科学真相
- 2025年临床数据与中医视角:喝酒后泡脚的风险阈值及科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