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4-2025中式养生水赛道:43品牌混战下的同质化困局与破局尝试
2025-09-24人已围观
2024-2025中式养生水赛道:43品牌混战下的同质化困局与破局尝试
2018年可漾红豆薏米水首次将“煮制养生”装进瓶装饮料时,没人想到这个以红豆、薏米、枸杞等药食同源原料为核心的即饮植物品类,能从0.1亿元的迷你市场爆发——2023年元气森林“元气自在系列”上市4个月就突破1亿元销售额,直接将行业同比增速拉至350%以上,彻底激活了中式养生水的市场潜力。
不到一年时间,赛道玩家从个位数增至43家,2024年前三季度新品数量冲至243款,行业从“蓝海”快速坠入“红海”。头部企业纷纷抢跑:康师傅推出两款核心产品,一款是含28mg/瓶γ-氨基丁酸的决明子大麦饮,主打舒缓神经功能;另一款是经典枸杞菊花茶,瞄准传统养生需求。统一则引入韩国进口“熊津系列”,定价6.99元/瓶,试图以“进口品质”抢占中高端市场。目前元气森林占据58.6%的市场份额,是绝对龙头;可漾靠抖音渠道精准投放实现销量翻番,在细分领域挤出一席之地。
但热闹背后,行业“根基问题”逐渐暴露。首先是监管真空——这类产品仍按普通食品管理,缺乏专门的“功效验证标准”,想宣传“祛湿”“润燥”等养生功能,找不到权威检测依据。其次是产品同质化——超40%的产品采用“红豆+薏米”基础配方,口味与功能高度趋同,消费者难分差异。再者是价格混战——康师傅决明子大麦饮在京东降至2.86元/瓶,便利店普遍开展“加1元多1件”促销,利润空间被压至极薄。最关键的是生产隐患——79%的企业依赖代工厂,自主产能不足,品控与产品一致性难以保证。
既然是即饮饮料,“渠道能力”直接决定生死——67.3%的消费发生在便利店、超市等线下终端。各品牌围绕“铺货”展开竞赛:统一熊津系列主攻进口超市,瞄准注重品质的中高端人群;元气自在水覆盖10万+终端,连社区小便利店都能见到;盒马则推出5.9元/瓶的苹果黄芪水,试水差异化路线。不过养生水也有“隐忧”——终端动销率虽达73%,但货架周转周期比传统饮料长1.8倍,卖得慢意味着占用更多货架资源,考验品牌供应链效率。
谁在买中式养生水?核心客群有明显代际与地域特征:18-26岁年轻人占21.3%,多是尝鲜心态;27-36岁职场人占48.6%,是消费主力——他们工作压力大,想通过瓶装养生水缓解疲劳。地域上,一线城市贡献55.4%销售额,与年轻人聚集度和消费能力直接相关。功效需求更显“南北差异”:南方消费者偏好“祛湿”,比如深圳用户中63%买养生水是为“去湿气”,有朋友每天下班带一瓶红豆薏米水,说“喝了这个早上起床没那么肿”;北方市场更关注“润燥”,57%消费者选枸杞菊花茶这类润肺产品,北京白领说“秋天干燥,喝这个喉咙舒服”。
如何破解同质化?头部企业押注“工艺创新”。元气森林采用“文火慢煮”工艺,一煮就是4小时以上,不仅去掉红豆豆腥味,还保留更多活性成分——检测显示,这种工艺的多酚含量比萃取工艺高27%,而多酚正是中医“补气血、调体质”的关键活性物质,只是成本比萃取工艺增42%。可漾用“微米级过滤”技术,去掉杂质同时保留多酚,相当于把“有效成分”锁在瓶里。好望水则添加复合菌群发酵,改善传统养生水的“难喝”痛点,让口感更醇厚。同样是红豆薏米水,工艺不同,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就出来了——这或许就是破局的关键。
相关文章
- 2024-2025中式养生水赛道:43品牌混战下的同质化困局与破局尝试
- 2024上半年赚80亿!泸州老窖用169亿营收诠释老牌酒企的细节韧性
- 千年琼酿:海南酒文化的唐宋起源与12类果酒养生密码
- 46岁高管的肾虚早泄改善记:2025年亲测78.6%有效率的西汉古方酒路径
- 2025版药酒安全指南:6组核心数据揭开饮用“生死线”
- 2025年红酒健康新认知:15%心脏病降幅的真相,藏在3个系统习惯里
- 2025年数据解码陕西稠酒:从先秦醪醴到现代工艺的千年风味与健康密码
- 2025安顺四大温泉实测:藏在数据里的养生密码
- 2015-2020中国酒业发展深度解析:从“量”到“质”的价值重构之旅
- 从73.8%到62%:魏晋饮酒文化的功能嬗变——世说新语里的礼制、医疗与现世纵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