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回溯:“半小时见效”保健酒里的西地那非黑幕——69种产品涉案、成本3毛卖30元的非法产业链

2025-10-12人已围观

2025年回溯:“半小时见效”保健酒里的西地那非黑幕——69种产品涉案、成本3毛卖30元的非法产业链

为什么有的保健酒喝下去“半小时就见效”?最近几年,不少宣称能壮阳的保健酒摆上餐桌,有人喝了觉得“效果明显”。可广西柳州的执法检查却撕开了这类“神酒”的伪装——往酒里偷偷加西地那非(俗称“伟哥”),早成了行业里见不得人的规矩。要知道,真正的中药壮阳讲究循序渐进,靠的是枸杞、淫羊藿这类药材的天然成分慢慢调理,哪有一喝就“立竿见影”的道理?

柳州食药监局稽查支队樊贵诚支队长披露,他们查到的“金锅功夫酒”,西地那非含量最高达每升1000毫克。算下来,125毫升的小瓶酒里,居然含有超120毫克药物成分——这差不多是两粒标准伟哥的剂量!西地那非本是处方药,过量服用可能引发心悸、血压骤降等心脑血管风险,要是再跟酒精混着喝,副作用只会翻倍放大。

出事的桂坤酒厂对外宣称产品含三蛇、蛤蚧等珍稀药材,可执法人员到现场一看,只有待溶解的白色粉末。一检测才发现,所谓的“秘方”根本不是名贵药材,而是西地那非混着葛根粉——葛根粉纯粹是为了增加粉末体积,一点保健作用都没有。而这些违法原料,居然是从河南一家化工公司买的,对方还打着“饲料添加剂”的幌子在网上销售,每公斤采购成本仅480元。

办案人员算了笔直观的账:每瓶加了西地那非的酒,生产成本不足0.3元,终端售价却高达30-40元,利润率超过100倍!涉事企业靠代理商网络,把酒卖到了广东、湖南等十余个省份,形成了“生产-批发-零售”的完整产销链。这么大的利润诱惑,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就查处了69种问题保健酒,涉及51家企业——可见这条非法产业链早就不是个别现象。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王中直言,现在市面上多数所谓“保健酒”,其实就是普通食品,既没有“健字号”批文,也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柳州食药监局副局长李庆生也坦言,监管存在两大难点:一是没有专门针对保健酒的国家标准,二是网络售药的跨区域特性让执法难以覆盖。再加上2013年机构改革遗留的检测能力断层,基层执法人员想查清楚酒里的成分,都得费好大劲。

好在现在国家已经启动专项治理,要求对所有保健酒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检查。就像2023年内蒙古赛罕区检察院办理的系列案件,司法部门不仅追究违法者的刑事责任(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掺入有毒有害原料最高可判死刑),还要求同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让造假者付出双重代价。不过专家提醒,光靠执法还不够,得完善法规体系、提升检测技术,比如建立保健酒中非法添加物的快速筛查方法,从源头上遏制这种乱象。

八步区检察院办过的养生酒案子里,有消费者喝了含西地那非的酒,很快出现全身发热、心慌、头晕的急性反应,吓得赶紧送医。执法人员反复强调,真正用中药成分做的保健酒,效果是缓慢的,要是哪个酒宣称“半小时起效”,那十有八九是加了西药。买保健酒的时候,一定要认准包装上的“蓝帽子”标识——那是国家认可的正规保健食品标志,别被“速效”“神效”之类的宣传忽悠了。

说到底,保健酒的本质是食品,不是药。那些想靠“速效”赚快钱的商家,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而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别为了所谓的“效果”,把自己的健康搭进去。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