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1年广州酒类抽检:98%合格率里的品质细节
2025-09-11人已围观
2021年广州酒类抽检:98%合格率里的品质细节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近期公布的2021年第9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显示,酒类产品交出了98%的合格率答卷——102批次抽检样品中仅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已依法处置。这份稳定的成绩单,藏着酒类品质的不少关键信息。
合格产品覆盖六大类,消费常见类型基本兜底
此次合格的酒涵盖白酒、黄酒、葡萄酒等六大类,既有国内外知名品牌,也有地方特色产品。从占比看,白酒类占37%,葡萄酒及进口酒类合计41%,黄酒占22%,基本覆盖了日常消费的主流酒种。
传统白酒:核心指标精准,大品牌品控稳扎稳打
23款传统白酒经检测,酒精度、氰化物等关键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像红星二锅头(500mL/瓶,2020年4月批次)、牛栏山白酒(400mL/瓶,2018年12月批次)这类大众熟悉的产品,这次抽检也没“掉链子”。更突出的是贵州茅台酒厂生产的贵州大曲酒(2020年5月批次),酒精度实测值始终维持在53%vol,与标称值误差不超过±0.5%vol——这种对度数的精准把控,直接体现了品牌对品质的底层要求。
进口酒:溯源+安全双保险,风险物质零检出
41款进口酒里,麦卡伦12年单一麦芽威士忌(700mL/瓶,2019年10月批次)等产品,原产地标识、添加剂使用均达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法国法拉宾干邑公司的白兰地(2017年3月批次),检测未发现塑化剂这类消费者关心的风险物质——对进口酒来说,这样的安全数据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黄酒:特色指标超标,中医视角看“养人”属性
黄酒的22款合格产品中,会稽山绍兴花雕酒(500mL/瓶,2019年12月批次)等的氨基酸态氮、非糖固形物等特色指标表现优异。古越龙山绍兴酒(600mL/瓶,2019年6月批次)更突出: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0.45g/100mL,比国家标准的0.3g/100mL下限还高。中医认为黄酒能“温通血脉、健脾暖胃”,而氨基酸态氮是黄酒风味与营养的核心来源,含量超标意味着它的“养人”属性更扎实。
质量管控:专业机构+先进设备,数据精准到十亿分之一
这次抽检由广州市食品检验所全程实施——作为国家复检机构目录成员,其具备6393项检测参数能力。检测中采用的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能把数据精确到ppb级(即十亿分之一),确保结果可靠。
监管:全链条监控,连锁商超品质更稳
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了“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监控体系:大型商超产品实施月度滚动抽检,散装酒类重点监测甲醇、氰化物等风险指标。数据印证了体系的有效性——连锁商超合格率维持在99.2%,比个体商户高出6.3个百分点,说明系统性监管确实能提升整体品质。
两个案例,看出品牌的“用心”细节
北京顺鑫农业牛栏山酒厂委托成都生产基地生产的百年牛栏山白酒(2019年10月批次),酒精度误差控制在±0.8%vol,优于国家规定的±1.0%vol允许范围——这是品牌延伸生产时对品控的坚持。意大利阿达瑞酒庄生产的起泡葡萄酒(2019年9月批次),通过二维码溯源系统实现“一物一码”,流通信息完整度100%——万一产品有问题,能立刻追溯到源头。
总的来说,广州2021年的酒类抽检结果表明,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大品牌还是地方特色酒,整体品质稳定。消费者买酒时选知名品牌,或留意溯源信息,喝得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