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湖北孝感药酒事件:七年“海马”是塑料,市售海马药材造假率38.7%

2025-09-13人已围观

2025年湖北孝感药酒事件:七年“海马”是塑料,市售海马药材造假率38.7%

2025年3月22日,湖北孝感餐馆老板朱先生开封珍藏七年的药酒时,遇到了比“药效不佳”更荒诞的事——酒坛里泡了七年的“野生干海马”,居然是塑料制品!

这批“药材”是他2018年旅游时买的,商家当时拍着胸脯说“深海捕捞”,还现场用火烧验真(声称是蛋白质焦味)。七年间,20只“海马”始终沉在坛底,直到员工调侃“这材质像玩具”,才让他起了疑心。凑近一看,浸泡七年的塑料海马没变形也没褪色,指甲轻轻一划就露出白色内芯;原本该呈琥珀色的药酒,也变得异常浑浊。

假海马制作“系统化”,造假手段多元化

经暗访,假海马的制作流程很“成熟”:先用食品级PVC注塑成型,再用鱼腥味化学药水浸泡,最后做旧颜料喷涂。不止如此,现在市场上的假药材越来越“逼真”——用廉价海龙(市价160元/斤)染色冒充高价海马,价差达50倍;用食用胶混合淀粉做模型,泡进酒里就溶解,根本没法溯源;更高级的是3D打印,能精确复制海马的骨环纹理,常规检测都难识别。

塑料海马的健康风险:塑化剂超标23倍

中药鉴定专家实验显示,塑料海马泡在52度白酒里,7天就会释放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主要成分),浓度超标23倍。这种物质会损伤肝功能、打乱内分泌,长期接触还会增加致癌风险。

药监部门2025年专项抽检数据更触目惊心:市售海马药材造假率38.7%;三甲医院近三年收治13例药酒中毒病例,全因使用假冒药材;电商平台“药酒专用海马”月销超3000件,单价低至5元/只。

防坑“三查六拒”,守住用药安全

怎么避开假海马?专家总结了“三查六拒”原则:

三查:查眼部——真海马眼眶自然凹陷,仿品多填胶体;查腹部——真海马有11-12节清晰骨环;查气味——天然海马是淡腥味,塑料仿品有化学异味。

六拒:表面反光、重量过轻、价格异常、无检验标识、来源不明、促销捆绑的海马,直接不买。

网友热议:“离谱药酒”不止这一桩

事件引发#离谱药酒大赏#话题,网友分享3.2万条真实案例:五年“虎鞭酒”实为牛鞭裹驴皮,“冬虫夏草酒”捞出半斤香菇梗,甚至祖传“野山参”是萝卜雕刻的!

中医药协会特别提醒:海马虽有补肾功效,但需专业配伍,孕妇、高血压患者严禁使用,盲目泡酒反而伤身。日常鉴别可试试紫外线照射(真品显荧光)或煮沸测试(塑料会变形)。

本来想泡补酒,结果泡了个“塑料玩具”,朱先生的遭遇给所有想药补的人提了个醒——药材真假是底线,别让“养生”变“伤身”。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