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09-2019:10年数据、3项大奖,东方紫酒磨出紫酒新纪元
2025-09-16人已围观
2009-2019:10年数据、3项大奖,东方紫酒磨出紫酒新纪元
2019年9月,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主办的首届桑椹酒产业论坛上,江苏镇江的东方紫酒业成了焦点——凭借“优质桑椹酒企业”“优质桑椹种植基地”“优质桑椹酒品牌企业”三项大奖,董事长高庆国连登三次领奖台。这亮眼的成绩,藏着这家企业十年磨一剑的匠心。
从2009年并购台湾乡亲饮品厂开始,高庆国就明白酿酒是场持久战。初期企业只有简陋的果汁压榨车间,桑椹原汁得跨省运到山东二次加工,不仅成本高,夏天运输还容易因温度波动导致品质劣变。2011年战略转型,企业砸下5000万元建自有酿造基地,里面有标准化车间、研发中心和地下酒窖,直接把原料加工的时效问题解决了。生产基地选得也巧,就在茅山5A级景区旁边,还毗邻农业部认证的万亩果桑种植示范区;核心产区像丁庄这些村子,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一年能收3.5万吨优质桑果,每棵桑树产量稳定在80-100公斤,给产品品质打下了扎实基础。
紫酒这个品类的诞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五代十国时期西域“李圣天紫酒”的文献记载,经《中国桑蚕文化史》考证,确认就是桑果发酵酒,这让“紫酒”有了明确的历史渊源。2018年,企业牵头制定了《桑椹(果)酒》团体标准(T/CNFIA 104-2018),一下子确立了行业的质量标杆。最能体现品类突围的,是历时三年的“东方紫”商标保卫战——面对某川酒企业的异议,企业通过法律途径成功捍卫品牌,给新品类发展扫清了障碍,这案例还被业界视作品类破局的典型案例。
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企业把“品质先行”刻进了战略。原料上,独家引进台湾“桑果1号”酿酒专用品种,建立了从种植到酿造的全链条品控体系;技术上,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建研发中心,攻克了桑果保鲜、低温发酵等12项关键技术,产品还通过了HACCP和绿色食品A级双认证。市场上,顶级产品“东方丝露”白兰地甚至登陆了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千毫升装售价达9988元,品质能和国际高端酒品比肩。面对政策环境变化,企业迅速调整,把公务消费占比从45%压缩到8%,转而深耕中高端消费市场。2019年数据显示,企业营收突破2.3亿元,终端复购率一直维持在68%的高位。
“桑叶织就丝绸之路,紫酒续写文明章”,这句企业宣言背后是对桑蚕文明的当代诠释。企业建了桑产业研究院,承办桑果紫酒节,把“文化+产业”做成双轮驱动——比如打造“采摘-酿造-品鉴”的体验链条,一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设国酒文化研究专项基金,系统梳理桑酒的文化脉络。从养生角度讲,中医认为桑果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的功效,东方紫酒用的正是这种药食同源的原料,加上低温发酵工艺保留了更多活性成分,不少消费者反馈,喝起来口感柔和,还觉得身体有股淡淡的舒服劲儿,算是把桑蚕文明和现代养生结合得很实在。更关键的是,企业在山东夏津的古桑群(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建了生态酿造基地,既用了优质原料,也让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数据最能说明实力:江苏句容加山东夏津的双基地,总面积1.8万亩;两座万吨级酿造厂,一年能处理4万吨鲜果;手里握着21项国家专利,拿了6项省级以上的科技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