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185件珍贵文物+254件套展品:粤博酒歌——中国酒文化展用数据串起千年酒事

2025-09-16人已围观

185件珍贵文物+254件/套展品:粤博《酒歌——中国酒文化展》用数据串起千年酒事

12月21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的《酒歌——中国酒文化展》,作为玉、茶、香文化系列后的又一重头戏,一登场就圈粉酒文化爱好者——254件/套涵盖自然标本与青铜、陶瓷等材质的馆藏文物里,185件是珍贵文物,每一件都藏着酒的“前世今生”。

展览紧扣“酒礼”“酒俗”“酒器”三大核心,把自然科学视角与人文历史脉络揉得顺溜:用植物标本、酿酒工具搭台,青铜礼器唱戏,直接还原古代制酒全流程;还加了12种白酒香型互动装置,观众凑上去闻闻,就能分清酱香、凤香的区别——这种“能摸能闻”的展陈,比光看文字直观多了。

第一单元“绿蚁新醅酒 把酒话桑麻”玩“标本+科技”:除了摆黍、稷等酿酒原料,还用显微影像放大酒曲微生物状态——原来古代好酒的“秘诀”藏在这些小生命里!单元里还有汉代带“酒”字陶罐、宋代蒸馏器,实证我国公元前2世纪就掌握谷物糖化技术。其实酒和中医早有牵连:展出的深红色雄黄晶体标本(硬度1.5-2),古代既用于药酒配制,也是朱砂颜料原料,但其化学成分As?S?,光照下会氧化成砒霜——所以古代医家强调“雄黄酒要适量”,和展览“话桑麻”的轻松基调呼应:喝酒、用药都得懂分寸。

第二单元“能饮一杯无”以信宜出土的西周兽面纹青铜盉(通高26.2cm)为核心,这是岭南最早的青铜酒器之一,器身饕餮纹、颈部夔龙纹、分裆三足,印证中原礼器南传路径。配合《韩熙载夜宴图》,单元重现周代祭祀酒制与唐宋宴饮文化。还有清德化窑白釉公道杯,用虹吸原理“整活”:注酒超人像口部就从杯底流光,活脱脱讲“满招损”的哲理。

第三单元“霞影入瑶觞”讲丝路酒文化交流:展出唐代鎏金银盏、元代青花梅瓶等22件外销酒具,最有看头的是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葫芦形注子温碗——虽长期土浸呈黄褐色,但釉面冰裂纹、缠枝莲纹仍清晰,全球现存完整组合仅3套,能见到一套不容易。

展览有三大镇馆之宝:西周兽面纹青铜盉(1974年信宜出土,岭南最早青铜酒器)、雄黄晶体标本(中医药酒原料,含剧毒成分需谨慎)、清蒋莲摹《韩熙载夜宴图》(宴饮场景画得极细)。

展览持续至2022年4月10日,有古法酿酒体验、酒器修复观摩等活动。策展团队说,254件展品里47件首次公开,比如明代犀角杯、清代冰酒桶,都是头回和大家见面。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