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孔府家酒甜蜜素风波:3次质量危机背后的行业隐忧

2025-09-16人已围观

2025年孔府家酒甜蜜素风波:3次质量危机背后的行业隐忧

2025年4月,老白干酒旗下孔府家酒因府藏浓香型白酒被检出甜蜜素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回溯源头,山东省市场监管局1月25日发布的食品抽检通告已披露:邹城市博贵百货超市销售的、标称曲阜孔府家酒酿造有限公司生产的这款白酒,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含量初检为1.11×10??g/kg,企业申请复检后,经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测仍达1.05×10??g/kg,远超国家标准“不得使用”的硬性要求。中医常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甜蜜素虽非剧毒,但长期摄入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这类人工甜味剂的累积可能干扰气血运行,对神经系统和肝脏功能造成潜在损伤。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孔府家酒自2019年以来第三次陷入质量危机,此前还曾因排污不达标被环保部门通报。

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作为合法甜味剂在55个国家被允许使用,但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白酒被明确列入不得添加甜蜜素的品类。食品专家李红解释,这种物质能显著提升酒体的绵柔口感,1公斤甜蜜素可替代600公斤蔗糖,成本低、见效快,让部分企业动了歪心思。更值得警惕的是生产环节的系统性风险——2024年10月,广西某酒坊就因贮存容器未清洁彻底,导致散装白酒交叉污染检出甜蜜素。行业数据显示,2014-2024年全国共查处白酒甜蜜素违规案例365起,涉及企业278家。此前酒鬼酒的“甜蜜素罗生门”便曾导致其市值单日蒸发20亿元,稻花香、全良液等区域品牌也多次上榜。相比传统酿造需3-5年窖藏,违规添加能让白酒口感改良周期缩短至3个月,成本直降70%。

孔府家酒的兴衰颇具代表性。这个曾靠“叫人想家”广告语创下年销9.6亿辉煌的鲁酒龙头,历经万基、河套、丰联等7次易主后,2023年营收仅剩1.79亿元,不足巅峰时期的18%。2017年老白干酒以13.99亿元收购丰联酒业时,孔府家酒的估值已跌至收购价的15%以下。资本注入未能激活品牌活力。财务数据显示,2020-2023年孔府家酒净利润始终在200万至500万元间徘徊,仅占老白干酒母公司净利润的0.4%-0.7%。反观同期老白干酒主品牌,毛利率提升了6.5个百分点至64.9%,高端产品占比突破53%。这种悬殊的业绩差距,或许解释了为何管理层对子品牌质量问题显得不够重视——董秘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产量较小、影响有限”的回应,更让消费者直呼“避重就轻”。

当前食品抽检制度存在的漏洞不容忽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家盘和林指出,中小酒企违规成本平均仅7.1万元,远低于单批次违规节省的超百万元收益,导致行业违规率高达42%。2024年江西全良液酒业因三次涉案累计被罚21.3万元,但其涉事产品销售额已达580万元,处罚力度显然难以形成有效震慑。行业呼吁建立化学添加剂溯源机制,参考欧盟标准强制标注成分比例。好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已将食品欺诈行为处罚上限提升至货值金额的30倍,并引入“终身行业禁入”条款。不过,对于拥有多品牌矩阵的上市酒企来说,如何实现跨地域、跨品类的质量管控,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