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4年福桃三根人参酒:凭3.1亿银发群体与12mg人参皂苷,破局健康酒赛道

2025-09-18人已围观

2024年福桃三根人参酒:凭3.1亿银发群体与12mg人参皂苷,破局健康酒赛道

中国酒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福桃三根人参酒靠差异化战略挤开了传统赛道的缝隙——它的底气,来自3.1亿银发群体的健康需求,还有每瓶明确的12mg人参皂苷含量。

精准卡位:抓牢银发经济的“亲民养生”脉

银发经济的风口里,藏着酒企的新机会。当前国内60岁以上人口突破3.1亿,健康消费市场规模超10万亿——既要消费降级,又要健康升级,这是消费者的矛盾需求,也是福桃的切入点。福桃集团董事长杨珂说,企业得建“技术+资源”双重壁垒才行。这款酒2023年立项,先在广东、湖北做线下测试,2024年8月就铺到河南、江苏等18个省,终端网点突破20万个。

和其他传统药酒不同,它做158mL小瓶装,单价控在30元内,主打佐餐轻量化渗透。从中医角度说,人参本是“补元气”的上品,适合中老年人日常温和调理,小瓶装刚好匹配“喝一点不贪多”的佐餐场景,符合“轻养生”的中医理念,也踩中消费降级下“性价比养生”的需求。尼尔森数据显示,健康属性酒类在35-55岁群体中渗透率已提升27%,印证了“亲民+养生”路子的有效性。

五维价值:用技术和产业链建“功效信任墙”

支撑突围的核心,是一套“五维价值体系”,从原料到场景筑牢全产业链壁垒。

原料端:把“好人参”刻进基因。长白山建1.2万亩自有种植基地,合作面积达10万亩,占东北人参产能20%;联合中韩加三国科研机构搞智慧立体农场,年产鲜参25亿株。中医讲“药材好,药才好”,这部分投入是打“品质信任牌”——消费者喝得放心,才会复购。

酿造端:量化功效的“硬功夫”。用泸州千口40年文物窖池群的基酒,配10万级GMP洁净车间,首创“酒浴”工艺,杀菌率99.7%,既保留酒的醇厚,又保证卫生。最关键的是瓶身直接标每瓶12mg人参皂苷——以前人参酒总说“含人参”,现在量化到具体数值,像给消费者吃了颗“功效定心丸”。这符合中医“精准调理”的思路,补多少、怎么补,明明白白。

场景端:把“酒”和“养生文化”绑在一起。和米其林餐厅联名做人参宴,溢价空间提35%;结合长白山文旅项目,年引50多万人次流量——把“人参酒”和“长白山养生”标签关联,吸引游客变消费者。中医养生讲究“环境赋能”,文旅场景刚好强化了“喝这款酒就是融入养生文化”的认知。

团队与渠道:快消逻辑破“卖不动”难题。跨界整合酒业专家和快消操盘手,渠道覆盖效率比传统模式高3倍。2024年线下销售额稳居品类前三,还是首个拿工业级认证的人参酒品牌——快消的渠道逻辑,解决了传统人参酒“难进普通餐桌”的问题。

战略落地:南北协同跑通“四级穿透”模型

最后是战略执行,用“南北协同”把成本和品质捏在手里:长白山基地降22%原料成本,泸州千万箱GMP罐装线缩40%交付周期,“产地前置+价值后置”的组合拳,兼顾效率与成本。

品质控制有四重保险:原料端“1+15+5”精洗流程,梯度萃取技术延保质期至180天,建院士工作站搞研发,还参与制定《人参露酒》团体标准——从源头到终端,每一步都有规矩。

市场表现更实在:GDP万亿级城市铺货率73%,县域市场月均增速保持15%以上,已完成从核心城市到县域的四级穿透。这验证了“文化认知+价格纵深+场景创新”商业模型的可行性——对县域市场中老年人来说,买得起、喝得明白,才是最实在的养生需求。

福桃三根人参酒的突围,本质是把“银发经济的健康需求”变成“可感知、可量化、可信任”的产品。它没讲虚概念,而是用12mg人参皂苷、1.2万亩基地、20万终端这些硬数据,把“人参酒”从传统药酒的模糊地带拽出来,变成“能日常喝、敢标功效、有文化背书”的健康酒。

对于酒企来说,这或许是个启示:在结构性变革里找机会,先得把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翻译成“具体产品”,再用技术和产业链把“需求”变成“壁垒”——毕竟,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产品,才会被市场记住。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