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初酒业1.7亿抗疫行动:近20家企业构建“研发-生产-分发”全链条支援网
2025-09-14人已围观
2025年初酒业1.7亿抗疫行动:近20家企业构建“研发-生产-分发”全链条支援网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国内酒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迅速集结——从药企背景的劲牌到流通龙头怡亚通,从本土巨头五粮液到区域品牌白云边,近20家核心企业及供应链伙伴第一时间响应,截至2025年1月28日中国酒业协会统计数据,累计捐赠现金超1.7亿元,同步调拨大批关键医疗物资,把“酒业力量”变成了疫区能切实接住的温暖。
作为有中药研发底蕴的劲牌,这次把中医“治未病”理念落到了抗疫一线。1月25日召开专项会议后,企业立即启动预防性中药制剂生产——依托多年积累的中药配方与产能,24小时内就将价值5000万元的药品输送至武汉、黄石等地。这批制剂不是简单的“应急产品”,而是根据中医“扶正祛邪”理论调配,针对疫区人群常见的免疫力薄弱问题设计,能起到早期预防作用。次日,劲牌又追加5000万元现金支援,形成“中药预防+资金补给”的双重保障,把支援做得更细、更实。
五粮液集团的反应速度同样突出。1月26日,首批3000万元援助资金便率先汇入武汉市慈善总会账户,没有繁琐流程,只为让善款尽快转化为疫区急需的物资。泸州老窖则创新采用“全球采购+现金支援”组合拳:一方面从五大洲紧急采购7万只医用口罩、1.3万套防护设备,另一方面设立2000万元抗疫基金,两条线并行,既要快又要准,填补疫区物资缺口。
酒类配套企业的动员能力也让人眼前一亮。国美酒业旗下生物化工公司1月24日完成13吨医用酒精装车,历经30小时紧急运输直达武汉——这批高浓度酒精是疫区消毒的“刚需品”,直接缓解了当地物资紧张。供应链龙头怡亚通除了捐赠万只N95口罩,更搭建起行业首个“企业+用户”协同支援公益平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把单一企业的捐赠变成了更广泛的集体行动。
区域酒企的“精准施策”成为亮点。白云边集团向武昌区慈善分会定点捐赠1000万元,石花酒业向襄阳定向拨付百万抗疫专款,都不约而同聚焦属地医疗机构防护物资采购。数据显示,湖北本土酒企捐赠总额占比达38%,凸显地域企业“离得近、反应快、懂需求”的优势。
多家企业紧急调整产线,释放特殊物资生产能力。华兴公司将原有生产线转产消毒酒精,首批10吨成品交付红十字会,后续百万捐赠计划将分三批次落实;稻花香集团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其中72%明确用于宜昌地区医疗器械采购,把资源用在本地最需要的地方。生物医药板块企业表现亮眼:劲牌中药制剂产能较平时提升270%,24小时不间断生产,最大化保障预防类药物供应;五粮液、汾酒等头部企业则发挥全球渠道优势,紧急采购ECMO等高端医疗设备,有效补充疫区重症救治资源。
从数据维度拆解,这次支援的结构很清晰——现金占比58.8%(约1.01亿元),医疗物资占比41.2%(约7080万元);地域上,湖北省内企业贡献度最高,占总捐赠的63%,省外企业占37%;更值得关注的是,供应链企业捐赠比重突破行业纪录,约占整体支援力量的12%,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场抗疫行动里,酒行业展现出完整的应急响应体系:从劲牌的中药研发,到泸州老窖的全球采购,从国美酒业的酒精生产,再到怡亚通的平台搭建,串联起“研发-生产-物流-分发”的全链条。每一家企业都在持续加码——第二批医疗物资已进入物流调度阶段,这份来自酒业的温暖,还在稳稳地向疫区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