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16年25国酒企聚首酒城泸州:8万平酒博会用“数据+匠心”讲行业故事
2025-09-18人已围观
2016年25国酒企聚首酒城泸州:8万平酒博会用“数据+匠心”讲行业故事
2016年3月19日,有着“中国酒城”美誉的四川泸州迎来高光时刻——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宣布,经商务部批准、中国酒业协会主导的2016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正式启幕。这场酒业界的“大聚会”,一下子把25个国家的700多家酒企拉到了泸州,覆盖白酒、葡萄酒、啤酒等六大品类。展会首日就签下327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直接突破498.4亿元,开场的“火热度”就预示了这届展会的不一样。
本届酒博会的展馆比往届“胖”了近30%——主展场达到8万平方米,布局更系统、更懂观众需求。里面分了三大块:中国名酒馆把茅台、五粮液等17大传统名酒凑到一块儿,像一场“老名酒的聚会”;国际综合馆里有格鲁吉亚国家馆,还有澳洲、意大利等10个国家的专区,不出国就能尝遍全球酒;技术创新区最“科技”,华为的大数据平台和智通的酿酒机器人同台,一边是数字赋能,一边是机械代替人工,看得人直感慨“酒行业也会玩黑科技”。精品酒展区更藏着“惊喜”,展出了格鲁吉亚陶罐酒、法国干邑等200多款稀缺酒,其中85%都是第一次来中国,不少观众拿着酒杯凑上去闻,连说“没见过这么香的酒”。
今年酒博会最炸的亮点,是第一次设了主宾国——选的是世界葡萄酒发源地格鲁吉亚。他们带了10大酒庄品牌,其中6款是联合国非遗认证的陶罐工艺酒,光是国家馆就有800平米,像个“格鲁吉亚酒文化博物馆”。在这里能体验千年酿酒技艺的VR展示,能看到古人用陶罐酿酒的场景还原,每天还有三场专业品鉴会,不少懂酒的人蹲在那儿不肯走。格鲁吉亚国家葡萄酒局局长乔治·撒玛尼什维利现场说:“中国是我们葡萄酒出口增速最快的市场,2015年对华出口涨了122%,这届酒博会我们盼了好久。”
巧的是,这届酒博会刚好赶上泸州得名“酒城”一百周年。百年来,泸州的酒业早就成了城市的“根”——酒业贡献了全市18.7%的GDP,基酒储存量突破120万吨,还建成了白酒质量溯源体系,覆盖93%的规模以上企业。作为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泸州老窖和郎酒双品牌带着全市酒业往前跑:2015年前11个月,酒业增加值增速达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6.9个百分点。中医里有句话叫“酒是粮食精”,泸州的基酒之所以品质好,就是因为够“沉得住气”——长周期储存让酒中的杂质挥发,微量成分更协调,适量喝对身体更温和,这也是泸州酒能卖得好的“隐形密码”。
展会期间,20多项专业活动把“会展+论坛+赛事”串成了线。国际酒业发展论坛聊“绿色生态”,保乐力加这些企业分享低碳生产的经验,说“酿酒也要讲环保”;青酌奖评选从800款酒里选出年度TOP10,评委们盯着酒的颜色、闻香气、尝口感,比高考阅卷还严;还有“掌上酒博”平台,线上交易额直接干了1.2亿元,把“线下逛展”搬到了手机里。另外,本届酒博会专门开了酒类标准化峰会,发布6项新规,涉及年份酒认证、生态酿造这些关键技术标准——毕竟,酒的品质得有“规矩”守着才放心。
说到酒的品质,其实和“匠心”分不开。比如格鲁吉亚的陶罐酒,用陶罐发酵几个月甚至几年,保留了更多天然酵母和营养成分,中医认为这种“慢发酵”的酒,喝起来更醇厚,对肠胃的刺激也小;泸州的浓香型白酒,靠的是老窖池和传统工艺,窖池里的微生物越积越多,酿出来的酒才够香。这届酒博会没玩虚的,不管是展馆里的酒,还是论坛上的讨论,都在说一件事:酒行业要“守匠心、玩创新、讲品质”,才能越走越远。
3天的展会下来,泸州的街头还飘着酒香味,来自世界各地的酒企带着收获走了,但“中国酒城”的名号,更响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