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4年“特供酒”荒诞局:40元成本如何套牢身份焦虑,又栽在监管手术刀下?

2025-09-19人已围观

2024年“特供酒”荒诞局:40元成本如何套牢身份焦虑,又栽在监管手术刀下?

咱先把话撂这儿——市面上那些打着“军委特供”“国宴专用”旗号的“神酒”,本质就是散装基酒加香精的“科技与狠活”。重庆某犯罪团伙玩得更“系统”:用8元/斤的散装基酒,按料液比1:10(g/mL)、65℃温度、7天时间浸提香精,再套上20元/套的镀金包装,炮出成本仅40元/瓶的“内供茅台”——这工艺看着像模像样,喝起来却是酒精兑香水,连茅台酒厂技术员都得摇头,红星二锅头质检员都憋不住笑。假酒贩子的话术更野:“我二姑父战友的连襟在酒厂当保安队长”“这酒市面存货不足十箱”,吹牛劲儿比《让子弹飞》里的汤师爷还足;买家也配合演“品老佛爷贡茶”的戏码,明明喝着寡淡,偏说“口感与众不同”,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为啥有人迷信这玩意儿?说到底是“权力代餐”勾了魂儿——社会心理学研究说这是阶层焦虑代偿,咱老祖宗《黄帝内经》也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偏有人想靠瓶酒补“身份亏空”。浙江有位企业主,花12万买“国宴专用酒”宴请客户,席间吹嘘“去年两会指定”,结果客户用手机NFC验出批号异常,社死得跟《突围》里林满江的天价矿泉水事件似的。更魔幻的是,有人喝了假酒居然自称“非在编体制人员”,这哪是喝酒,是喝得身份认知都乱了,真该申报《精神卫生法》典型案例。

2024年监管可没惯着这帮人——全国累计查处假酒案件3800余起,涉案金额突破16.43亿元,查扣假酒66.19万瓶,要是把这些假酒首尾相连,能填满3.5个标准足球场!市场监管总局专项行动负责人都说,这帮人的“创新”真让人“叹服”:某造假窝点居然用医用酒精与香精按1:3比例勾兑,江苏某团伙落网还嘴硬“我们酒体比真茅台更醇厚”,执法人员直接犀利回怼:“酒精浓度都快赶上医用消毒液了,你喝着醇厚?怕不是味觉让权力幻想冲昏头了吧!”

咱老百姓也有招儿拆穿这套路:真特供酒从来不会流到市面上,就跟真迹不会蹲潘家园地摊一样;假酒贩子爱扯“内部渠道”,跟电信诈骗说“公安局来电”一个路数——都是靠“神秘感”骗你;至于喝假酒的“附加价值”?等于自动激活反诈APP预警,每口都是行走的智商检测仪。

其实冬天想喝口暖酒,不如选正规厂家的露酒——按照GB/T 15109-2021定义,露酒是以蒸馏酒为基酒,加药材浸提的。像用党参、枸杞按最佳浸提条件(料液比1:10(g/mL)、温度65℃、时间7天)泡的,每天喝不超过30mL(乙醇当量≤15g),既能通血脉(《本草纲目》里说“酒,行药势,通血脉”),还能暖身子。上周我爷爷生日,我特意买了瓶超市直营的纯粮酒,一家人围着火炉温着喝,爷爷端着杯子说:“这才是过日子的滋味,那些花里胡哨的‘特供’,哪有自家酒暖人?”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刑法》第214条早写得明明白白: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超5万元即构成刑事犯罪。那个造假团伙主犯庭审时哭惨了:“早知道卖假酒要判十年,我还不如去造汽车模型!”

说到底,特供酒这事儿,就是利用人贪慕虚荣的劲儿。你要是真想喝口好的,去超市直营买正规产品,比啥“内部渠道”都靠谱。毕竟,酒是用来品的,不是用来装门面的——不然喝进去的不是酒,是智商税,是社死的风险,是监管的铁拳。

最后再劝一句:特供套路深似海,贪慕虚荣必翻车;若求真酿解愁肠,超市直营最妥当。咱喝酒,图的就是个踏实、温暖,犯不着为了个“特供”的虚名,栽了大跟头。

(特别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消费建议,理性饮酒请认准GB/T标准)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