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1年江西酒类抽检:29批次仅1批违规,这些品牌守住了酒的本真

2025-09-23人已围观

2021年江西酒类抽检:29批次仅1批违规,这些品牌守住了酒的本真

2021年,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系统性通报当年第11期食品抽检结果,其中酒类专项筛查的结果,藏着关于“好酒该如何造”的朴素道理。

这次针对酒类的专项筛查共抽29批次样本,28批顺利过质量关,仅1批查出违规添加。出问题的是上饶市信江酒业生产的“信州春”白酒(500ml/瓶,50%vol),违规添加了甜味剂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含量达0.000234g/kg——国家明确规定此类甜味剂“不得使用”,超标事实清晰。从中医角度看,酒本是“百药之长”,靠粮食发酵的本味调和气血,额外加人工合成甜味剂反而破坏酒的“纯和”之性,甜腻之物易生湿困脾,影响脾胃运化,这也是监管要严打这类违规的核心原因。

合格产品里,江西本土品牌展现出扎实的“守正”功夫。四特酒公司的“四特酒”三星、四星系列,酒精度始终维持在45%vol,生产日期从2019年2月跨度到9月,这么长时间保持酒精度一致,说明企业质量控制体系稳如磐石。李渡酒业两款浓香型白酒(500ml/瓶,52%vol)更见功底,抽检合格率100%,生产日期集中在2020年8月——中医讲“守正才能出真味”,不搞工艺变通,把发酵、勾调的环节攥紧,好酒自然经得住查。

外省企业产品也没拖后腿。湖南湘泉酒业的“陈湘湘酒”(500ml/瓶,52%vol)、北京醉尚饮的“二锅头”(2L/桶,56%vol),即便生产时间最早追溯到2019年1月,检测结果仍全达标。九江市田缘美的米露系列更“懂分寸”,酒精度严格卡在(0.5-1)%vol区间,2020年6月至8月的不同口味产品均符合标准——中医说“过犹不及”,低度酒把酒精量控在刚好,既保留风味又不会伤脾胃,喝着舒坦也安心。

这次抽检特意把新型酒品“盯紧了”。山东半岛酒业的三款果味酒(草莓、青梅、杨梅)属于低度配制酒(5.5-6%vol),各项指标却全合格;孝感董永麻糖米酒厂的“佬米酒”系列(400克/碗),酒精度稳定≥0.8%vol,把传统酿造的稳定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像中医做膏方,既要留药材本味,又要平衡口感与功效,这些新型酒品算摸透了“度”的学问。

检测机构没走过场,对所有样本做超30项指标筛查,重点盯酒精度偏差、非法添加剂、重金属残留这些关键项。结果很实在:合格产品酒精度标示值误差都在±1%vol以内,重金属及微生物指标100%合格——这和中医看病一个理,望闻问切缺一不可,才能把问题查得明明白白。

至于违规的“信州春”白酒,监管部门已启动召回并立案调查。消费者要是发现问题,打12315热线就能反馈。说到底,酒是入口的东西,守住安全底线,才是对消费者最实在的交代。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