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0年武当鹿业两款鹿茸酒栽在酒精度上:保健酒的“小误差”藏着大问题

2025-09-24人已围观

2020年武当鹿业两款鹿茸酒栽在酒精度上:保健酒的“小误差”藏着大问题

2020年11月18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第29期食品安全抽检通报,湖北武当鹿业有限公司自产自销的两款鹿茸酒因酒精度不达标被点名——不是功效不行,是连标签上的“基础承诺”都没做到。

一款是黄金茸酒V8(露酒),2019年7月9日生产、480ml装的批次,标签标注酒精度46%vol,实测值却只有44.3%vol;另一款是武当极茸臻品酒(露酒),2018年3月9日的500ml批次,标注36%vol,实测仅34.2%。按照GB/T 15038-2006《饮料酒分类》的规定,酒精度需在20℃恒温下测每百毫升酒液的乙醇体积占比,且实际值与标注值的偏差必须控制在±1.0%vol以内——这两款酒的实测值,分别比标准下限低了0.7%vol和0.8%,刚好踩中了“不达标”的红线。

为什么保健酒的酒精度差一点就成问题?从中医角度看,鹿茸酒的核心是鹿茸里的有效成分,比如能温补肾阳的鹿茸多肽、氨基酸(《本草纲目》记载鹿茸“益精血、强筋骨”),这些物质需要稳定的酒精浓度才能充分溶出。要是酒精度太低,要么精华没泡出来,喝了达不到养生效果;要么酒体口感发寡,完全没了保健酒该有的质感。

其实这家企业早有“前科”。天眼查显示,2016年3月它就因广告违法被丹江口市工商局罚款2万元——当时宣传里违规使用医疗术语,误导消费者认为鹿茸酒能治病。这次酒精度不达标,本质上是品质管控的系统性疏漏:可能原料配比没卡准,可能发酵过程没盯紧,也可能最后质量检验漏了——不是某一个环节错了,是整条生产链都松了弦。

保健酒不是普通白酒,它卖的是“养生”的信任,所以每一道环节都得“抠细节”。比如鹿茸的年份、酒的度数、发酵的温度,差0.1%vol可能没关系,但差0.7%vol就是品质的失守。这次两款酒的问题,就是把“小数点后的误差”变成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怀疑”。

对保健酒行业来说,这件事敲得很响:加了中药材不代表“靠谱”,真正靠谱的是从原料到出厂的全链路管控。消费者买你的产品,是相信你能做好品质,不是相信你会“差不多”——哪怕是小数点后的数字,都得拧紧螺丝,守住底线。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