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年匠心传承:漠北契丹酒里的宁城数字密码与酒脉延续

2025-09-27人已围观

20年匠心传承:漠北契丹酒里的宁城数字密码与酒脉延续

在内蒙古宁城县八里罕镇,隆盛泉、天巨泉、景泰泉三大天然矿泉像三汪酿了千年的“酒魂水”——早在契丹时期,这里就用泉水酿出了醇厚白酒;如今,塞外罕庄酒业接过这份历史烙印,把草原酒的香气,酿成了可量化、可触摸的品质。

从一间酿酒厂到“罕庄”品牌:吕军的“让酒进万家”路

1995年,吕军创办内蒙古宁城塞外酿酒厂,二十余年后,这个扎根草原的酒企已长出“罕庄”品牌矩阵:2006年,“罕庄”商标获评赤峰市知名商标,同年企业拿下市级“先进私营企业”称号。作为多次获评“创带”荣誉的老党员,吕军没把酒做成“高价摆件”——他简化包装环节,硬把产品零售价压低15%-20%,就是想让高品质白酒走进普通家庭。

八里罕的酿酒天赋:泉水、土地与气候的三重馈赠

这片土地的酿酒优势,藏在“看不见的数字”里:三大矿泉的泉水pH值始终稳定在7.2-7.8,富含锶、偏硅酸等12种矿物质,加上当地特有的红黏土,共同构成微生物发酵的“黄金微生态”。更巧的是,宁城昼夜温差达15℃,种出的高粱淀粉含量高达64%、玉米粗蛋白含量9.2%,均显著高于周边地区平均水平——酒的原料,从地里就带着“好酒基因”。

两大品类:清白酒的实在,养生酒的中医智慧

企业做了两款“接地气”的酒,每款都藏着巧思:

一是清香型白酒,日常喝的有500ml装42%vol口粮酒、1L装喜宴酒;送礼选52%vol高度礼盒酒,裹着手工刺绣包装,还有宴宾专用酒。

二是草本养生酒,用五粮基酒(水+高粱+糯米+大米+小麦+玉米)浸泡11味中药材——五年期人工种植人参(皂苷含量≥2.5%)、蛹虫草(虫草素≥0.1g/100g)、宁夏枸杞(多糖含量≥3.0%)都在配方里。它严格遵循GB/T 27588-2011标准,酒体总黄酮达85mg/L,且无动物成分添加。中医讲“药食同源”,这些药材补气血、调脾胃,泡在辛温的基酒里,既能通经络,又能温和滋养,喝起来比普通白酒多了份“润感”。

卖得好不是靠吹:78%开瓶率背后的循环与监管

第三方数据显示,产品开瓶率维持在78%,复购率超60%——老百姓喝着认可,才会回头。酒糟也没浪费,带动当地建成12个万头肉牛养殖场,形成“酿酒-养殖-有机肥”循环产业链,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政府给了实在支持:企业所得税按15%征收,技改设备投资抵免30%,三年助推企业产能提升40%。

每一瓶酒都有“身份证”:四级追溯与古法新技术的融合

企业建了四级质量追溯机制,把“严谨”刻进每一步:

原料端,和47个行政村签5万亩订单种植,从源头管好粮食;

酿造端,21道工序智能温控,误差±0.5℃以内,保证发酵稳定;

存储端,陶坛窖藏≥180天,让酒慢慢“醒透”;

灌装端,每小时抽检3批次,绝不让问题酒出厂。

赤峰市质检院抽样显示,甲醇含量仅0.02g/L(国标≤0.4g/L),铅未检出。工艺上把契丹古法(固态地缸发酵)和现代技术(分子筛过滤)结合,酒体乙酸乙酯含量达2.3g/L,喝起来清冽不辣喉,回甘能留好一会儿。

两千年的契丹酒脉,在塞外罕庄这里,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是一瓶酒从原料到出厂的每一次“数字把关”,是老百姓喝在嘴里的“实在劲”。就像八里罕的风里还飘着千年的酒香,这酒,喝的是味道,更是传承。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