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1年南宁十年刑案:药酒偏方扯出的野生动植物犯罪网

2025-10-07人已围观

2021年南宁十年刑案:药酒偏方扯出的野生动植物犯罪网

为了给截瘫叔叔找治病的药酒,49岁的苏某把“孝心”熬成了十年铁窗——2021年5月7日,南宁青秀区法院当庭宣判,他因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获刑十年。这场悲剧,把民间偏方里藏着的野生动物犯罪链条,直接拽到了公众眼前。

苏某的“治病心切”,落在了非法交易上。2019年2月至3月,他轻信“动物制品泡药酒能治截瘫”的偏方,通过境外渠道分批次购入3具乌猿干尸、1枚黑熊熊胆、1条东北虎鞭、若干虎骨切片,还有2.3公斤穿山甲鳞片。经2020年广西野生动植物司法鉴定中心核算,这些制品总价值超28万元——远超“情节特别严重”的20万元认定标准,早已踩中了刑事犯罪的红线。

2019年3月27日,苏某在禽苗市场接收虎骨包裹时被蹲守民警当场控制。更唏嘘的是,妻子何某为掩盖罪行,连夜指使姐夫邓某转移家中未用的乌猿制品。这种全家参与的系统性包庇,直接加重了两人的刑罚:何某被判实刑,邓某获缓刑。其实这类家族式犯罪不是孤例,2021年南宁海关侦破的跨国象牙走私案里,主犯马某用亲属关系网运输8.795吨象牙,最终被判十五年重刑。苏某案虽涉案数量少点,却一样暴露着野生动物交易的隐蔽性——亲情的裹挟,往往让犯罪更难被察觉。

“偏方治病”的背后,藏着多重风险。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专家明确指出,动物源性药材必须经过专业炮制才能减毒,未经处理的生品要么携带寄生虫、病毒,要么含有重金属。就像2018年河池的案例:有村民喝自泡蛇酒,结果急性肝肾衰竭送医,后来检测发现蛇胆里汞含量严重超标。法律界人士也反复强调,2020年两高两部联合出台的《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犯罪指导意见》写得清清楚楚——不管是为了吃还是药用,只要购买濒危动物制品,都构成刑事犯罪。苏某就算出发点是救叔叔,也没逃过法律的严惩。

再看广西近十年的野生动物犯罪数据,更让人触目惊心:涉虎制品案件年均13起,累计查获虎皮47张;穿山甲鳞片查了14.2吨,相当于残害了3.5万只穿山甲;85%的案件通过网络交易,跨境物流成了主要运输渠道。这次苏某案里的乌猿更特殊——它是东黑冠长臂猿,全球极危物种,野外现存种群不足150只。每一具乌猿干尸的背后,都是一个家族群的灭绝。

野生动物从不是治病的“神药”,每一件非法交易的制品,都是濒危物种的“死亡通知书”。守住法律底线,别让“孝心”变成“违法”,才是对自己和家人真正的负责。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