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1800年窖池酿出双标杆:2023营收201.1亿的古井贡酒品质与责任之路

2025-10-15人已围观

1800年窖池酿出双标杆:2023营收201.1亿的古井贡酒品质与责任之路

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特约的“2017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曾引发广泛关注,任正非、马云等企业家因“诚信经营”成为焦点,而作为合作方的古井贡酒,早已凭借“品质+责任”的双重担当坐稳皖酒行业标杆——这背后,是1800年酿酒史的老字号对匠心的死磕,更是对地域发展的深度反哺。

【品质是根:三个“死规矩”守出老味道】

在古井集团“至诚立身、匠心酿酒、德行修身、兼济天下”的核心价值观里,“匠心酿酒”从不是口号,是刻进生产流程的铁律。哪怕如今工业化生产早已普及,这家老牌酒企仍守着三个“雷打不动”的传统:原料必须是江淮平原特级冬小麦与古井镇本土红高粱,容重、淀粉含量均有严格阈值;制曲严格限定在桃花盛开的21天周期内,晚一天都会影响风味;发酵工艺完全遵循《九酝酒法》操作,每一步都复刻老祖宗的规程。

能有这份坚守的底气,来自厂区得天独厚的“黄金水质”——经北京地质研究院检测,与魏井、宋井同源的地下水质PH值稳定在7.7、总碱度15.14,还富含锶(0.431mg/L)、碘(0.394mg/L)等微量元素。中医理论里,锶能促进骨骼健康、调节心血管功能,这酒里的锶含量刚好落在人体有益区间,喝起来不仅顺口,也算藏着点“养生的巧思”。再加上明代正德年间延续使用的窖池群(已获国家工业遗产认证),里面的微生物群落经过数百年繁衍,最终酿出“色清透亮、醇香持久”的典型酒体——这是机器永远复制不了的“老味道”。

【责任是魂:从城市名字到农户口袋的“反哺链”】

作为亳州工业经济的顶梁柱,古井集团把“以商兴城”落在了每一个具体动作里。2016年登陆央视春晚做广告时,特意给“亳(bó)州”标注了拼音——就这一小改动,当年亳州旅游人次同比暴涨23%,文化知名度指数提升37%,原本生僻的城市名一下子“走进”了全国观众视野。

更实在的反哺在农户口袋里:企业建立“订单农业+技术扶持”双轨机制,与5.6万农户签订28万亩原粮种植协议,明确小麦容重≥790g/L、高粱淀粉含量≥62%的品质要求——既保证了原料稳定性,也让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用亳州当地种粮户的话说:“跟着古井种粮,不愁销路,价格还比市场高两毛。”也正因为这,亳州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3.63亿斤,再度蝉联“江淮粮仓”称号。古井的原料基地从不是“采购点”,是和农户绑死的“利益共同体”。

【传承是本:老名酒的“新生密码”】

这套“品质守得住、责任扛得起”的模式,让古井在2023年交出亮眼答卷:营收突破201.1亿元,同比增幅21.2%,连续九年稳居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排行榜前五。企业技术顾问王延才说:“把传统酿造智慧转成现代品质标准,才是老名酒焕新的核心。”

其实更准确的是,古井把“老手艺”和“新体系”揉进了每一瓶酒里——从遵循《九酝酒法》的传统发酵,到用现代检测守住水质,再到用产业振兴拉动地域经济,刚好踩中“传统工艺现代化”的行业节点。中国酒业协会2022年报告提到,老字号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守魂”与“传魂”:既要守住核心工艺的“根”,也要用现代管理、现代技术把“根”延续下去。

1800年的窖池还在冒热气,古井的酒还在酿,这份“匠心+责任”的答卷,早写进了每一滴酒里,也写进了亳州的发展脉络里。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