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曝光:105瓶“养生酒”背后的167万生态损失与法律警示

2025-10-23人已围观

2025年曝光:105瓶“养生酒”背后的167万生态损失与法律警示

张某在龙门县某镇经营酒楼和土特产店的17年里,一直偷偷收购、加工野生动物泡药酒。直到2020年3月,公安机关在他店铺地下室查出105罐药酒,这起持续多年的生态破坏案才被掀开盖头。

经司法鉴定,105罐酒里泡着161只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物种128只,包括褐翅鸦鹃、斑头鸺鹠等8个品种;“三有”保护动物35只,涵盖豹猫、舟山眼镜蛇等9类。这些动物的总估值达167.52万元,单是一只褐翅鸦鹃的市场价就超过万元——161只里超过79%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证据链完整指向张某的长期违法。

9月的庭审现场,检察机关用“刑民双追”模式给了这起案件更明确的警示:既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也索赔生态损失。检察长余振宏在法庭上直白解释:“张某的违法行为持续了17年,直接让当地3个物种面临区域性灭绝风险,还间接影响了5平方公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平衡。”他更提醒张某,野生动物泡酒不是“养生”,反而是“定时炸弹”——这类案件早已不是单纯刑事犯罪,更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这次案件的违法成本比以往高得多:除了刑事责任,张某得全额赔付167.52万元的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赔偿金,承担8.6万元司法鉴定费,还要在省级媒体公开致歉。对比过去单一的刑事追责,这种复合模式让违法成本提升了近3倍,震慑力明显更强。

近年类似案件并不少见:广东陈某某泡84瓶酒涉及715只动物,获刑10年;广西莫某洪售卖62瓶药酒,被判7年;海南盆某制作50斤药酒,处10个月监禁。数据统计,2020年后这类案件平均量刑较之前提升42%,缓刑适用率降到11%,法律的“牙齿”越来越锋利。

针对“泡药酒养生”的误区,检察官结合法律规定和中医理论明确回应:《刑法》第341条规定,非法收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价值达20万元即属“特别严重”,张某的167.52万元早已远超门槛——哪怕声称“自用”,也构成犯罪既遂。而从中医角度看,野生动物泡酒并无特殊功效:多项检测显示,这类酒的重金属超标率高达87%,不仅不能养生,反而可能损害健康。想调理身体,不如去正规渠道选中药材。

105瓶“养生酒”,泡碎的是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泡出的是生态保护的底线。这起案件用最直观的数据提醒:违法收购、交易野生动物,代价从来都不只是坐牢,更是对生态系统不可逆的损伤。(注:文中数据均来自本案司法文书及公开庭审信息)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