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3-2024海南椰岛:国资入主的权力重构与七年业绩震荡

2025-10-22人已围观

2023-2024海南椰岛:国资入主的权力重构与七年业绩震荡

过去两年,海南椰岛的控制权博弈与业绩波动,成了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一边是国资力量逐步强化对董事会的掌控,一边是七年股权更迭留下的业绩烂摊子。这家曾经的保健酒老牌企业,正经历“权力重构”与“业绩突围”的双重考验。

国资力量强势进驻决策层

在控股权博弈中,国资的攻势愈发清晰。6月12日,海南椰岛发布公告:段守奇正式接任董事长。这位在海口国资系统深耕16年的老将,早在2018年就同时担任海口国资公司董事与海南椰岛党委书记,此次走马上任,被视为国资强化企业管控的关键落子。

接下来的临时股东大会,两项增补董事提案更受关注——李铁锋来自海口国资公司,詹道颖出身其关联企业城建投。若议案通过,国资背景董事将占董事会半数以上席位,拿到绝对话语权。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这次管理层换血本质是原控股方对国资入主的妥协。再看东方君盛的持股比例,现已降至2.46%,与国资的差距拉大至11个百分点。企业公告直言,这种股权变动很可能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本次股东大会,或许会成为控制权正式易主的分水岭。

七年股权更迭的波动轨迹

翻开海南椰岛的控制权变迁史,过去七年像坐过山车:2019年6月,东方君盛将20.84%表决权委托给王贵海;2021年6月委托到期,冯彪重掌控制权;2023年3月,海口国资凭借13.46%持股晋升第一大股东。

股权动荡的连锁反应很快显现。截至2023年5月,东方君盛手里的股份经司法划转只剩2.46%,与国资的持股差距扩大到11个百分点。企业自己发的公告都承认,这种频繁的股权变动,很可能让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就像一艘船老换船长,航向总变,谁都没底。

业绩震荡的深层矛盾

控制权频繁更替的背后,是业绩的剧烈波动。过去五年,海南椰岛的财务数据像波浪般起伏:2018年营收7.06亿元、归母净利润4051万元;2019年营收降到6.25亿元,亏损扩大到2.68亿元;2020年营收反弹至8.33亿元,利润回到2430万元;2021年营收暴跌到4.16亿元,亏损6014万元;2022年营收维持在4.16亿元,亏损却加剧到1.18亿元。

虽然酒类业务占比一直在上升——从2018年的38.41%涨到2022年的74.21%,但核心产品椰岛鹿龟酒最近三年持续萎缩,2023年已跌破2000万元。酒类分析师蔡学飞指出,这背后是三个未解决的矛盾:一是保健酒市场本身容量有限,增长有天花板;二是多元化战略分散了资源,一会儿搞酱酒一会儿弄草本,把保健酒的核心优势稀释了;三是频繁的股权变动,让战略根本无法连贯执行。就像中医讲的“气血不和则百病生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