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大连鹿筋酒案追踪:4瓶带医疗用语的酒揪出食品标签43%医疗宣传乱象
2025-10-22人已围观
2025大连鹿筋酒案追踪:4瓶带医疗用语的酒揪出食品标签43%医疗宣传乱象
最近大连市场监管部门日常巡查时,发现某商铺货架上的4瓶梅花鹿鹿筋鹿尾酒藏着问题——明明是按普通食品卖的,包装内页却印着“强筋壮骨、养血通络、主治劳损”这类指向疾病治疗的表述,直接踩中食品安全红线。
执法人员核查发现,这款酒仅执行普通食品标准,原料是白酒、鹿筋、鹿尾,未取得药品批准文号。虽能提供进货凭证,但商家没建规范的食品查验台账,目前涉案产品已被依法扣押。
案件有两个核心违规点:一是标签违规用医疗功效描述,违反《食品安全法》第71条“普通食品禁止标注疾病治疗功能”的规定;二是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没按《食品安全法》第53条建查验记录制度。参考2022年榆林莜麦粉案(罚没3.7万元)、2023年北京人参膏案(退一赔三)的处罚标准,这次给了三项处罚:警告公示、没收产品、罚5000元,同时启动生产环节追溯。
得给食品商家敲敲警钟——食品标签有三个绝对禁区:医疗功能不能碰,普通食品用“治疗”“预防”或引用药典说“补血止血”都不行,之前有阿胶糕标“补血”就被罚2万;保健功能要谨慎,没“蓝帽子”的产品不能说“增强免疫力”,违规最高罚货值10倍;成分误导要杜绝,暗示单一成分治病会被责令整改。从中医角度说,鹿筋、鹿尾属“药食同源”,《本草纲目》提过鹿筋能补肝肾,但这是食疗辅助,普通食品绝不能宣传疗效——“药食同源”不是“药食同效”,食品和药品的边界得划清。
经营者该怎么避坑?要建“双核验”机制:一是严格查供应商资质,2023年中山区某茶庄没查白茶标签就被罚6000元;二是定期自查标签,对照GB28050标准附录D的规范表述,这标准可在国家食安风险评估中心官网下载。就像中医“辨证论治”,食品经营也得“辨证查验”——不是所有食材都能标功效,得先搞清能不能宣传。2024年沙河口区某烤肉店没管好台账、无证制售冷食,就被罚5000元,台账不是摆设。
消费者怎么识破虚假宣传?记四步:①查批号——药品看“国药准字”,保健食品看“蓝帽子”,没有别信;②看用语——警惕“降三高”“抗肿瘤”这类绝对化说法,之前灵芝孢子粉这么标被罚5万;③辨类别——“消字号”“械字号”不是药品,别当药用;④验渠道——2023年大连某公司卖无中文标签进口食品被罚2266元,选正规渠道更靠谱。比如有人觉得鹿筋酒能治关节炎,其实从中医看,它可能对肝肾不足者有辅助调理,但不能代替药物,真有病得去医院。
数据说明问题:2024年全国食品标签违规案件查处量比2023年升18%,其中43%是因宣传医疗功效,这类问题很常见。
最后提醒:发现违规产品赶紧打12345举报——市场监管对重大线索“24小时响应”。就像2024年瓦房店美容院卖含西布曲明咖啡案,就是群众举报破获的,你的举报能帮很多人避坑。
相关文章
- 2025大连鹿筋酒案追踪:4瓶带医疗用语的酒揪出食品标签43%医疗宣传乱象
- 2025董酒深度拆解:130味本草酿董香,52种萜烯类定义健康酒新标
- 2025年“塑料养生局”实录:七年药酒变“毒酒”,5元假海马背后的暴利与健康陷
- 2025饮酒健康手册:用数据守好肝脏与血糖的“酒量边界”
- 2025年养老诈骗警示:一瓶“养生酒”背后的300%溢价与认知陷阱
- 从五石散到喝风辟谷:一场跨越千年的养生迷局
- 2025年烟酒零售门店生存现状:连续3年下滑背后的转型突围
- 2018年“情满缘秘酒”案:700件含西地那非假酒暴露的食药监管前置破局
- 2025济南中酒展首发:贵台酒凭“真实年份+双强背书”破局酱酒新品牌砸5亿建认
- 2025安心选酒指南:2款优质红酒如何从3款抽检品中突围?附健康饮酒数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