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14年深耕岷县:劲牌用“37%活性成分”解码道地药材的数字坚守
2025-09-12人已围观
14年深耕岷县:劲牌用“37%活性成分”解码道地药材的数字坚守
提及甘肃岷县,你会想到什么?是红军长征时“更喜岷山千里雪”的红色印记,还是“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的浓郁药香?2018年10月17日,中国保健酒联盟采风团沿着青藏高原边缘山路颠簸十小时,从宁夏中卫赶赴于此——只为揭开劲牌集团种在这片高原里的“道地药材密码”。
为啥要翻山越岭跑这么远?答案藏在科学数据里:检测显示,岷县黄芪活性成分含量比《中国药典》标准高出37%,党参多糖含量较平原产区提升26%——这背后是劲牌从2004年就开始的“笨功夫”:14年间在海拔2040-3754米的“陇原旱码头”,慢慢建成1460亩当归田、1512亩黄芪田、1217亩党参田,三大核心种植板块扎下了根。
在梅川镇种植基地,能读懂劲牌的“黄金标准”:黄芪采用“两年育苗+一年移栽”的阶梯培育法——这不是慢,是中医“养地养根”理念的落地,让药材充分吸收土壤养分。现场测土壤,腐殖质含量达8.6%,远超中药材种植5%的基准线——这正是药材“地道”的基础。基地负责人强调,所有植株遵循“三不原则”:不用除草剂、不施化肥、不跨季采收。有人尝过新鲜黄芪切片,12.3%的天然含糖量带来清清爽爽的甜,没有苦涩杂味——这就是岷县药材的“本味”。
从田间到成品,劲牌用九道工序守住品质:第一步超声波清洗去掉98.7%表面杂质,比手工更彻底;第二步低温循环风干保留92%活性成分——高温会破坏药材“精华”,低温是“温柔守护”;接着红外线分选剔除形态不达标品,保证每根药材“周正均匀”;最后真空包装实现三年保鲜。更关键的是质量溯源系统,扫包装二维码就能查到种植地块与负责人——每一味药材都有“身份证”。劲牌研究院报告显示,这套体系处理的药材有效成分波动率控制在±3%以内,远低于行业±15%的平均水平——这是“系统性品控”的底气。
能将基地落定岷县,是过了“五重考核”的严格筛选:先查土壤,铅≤2mg/kg、镉≤0.3mg/kg,杜绝重金属污染;再测水源,大肠杆菌群≤3MPN/100ml,保证源头干净;又看空气,负氧离子≥2000个/cm3,让药材“呼吸”清新;还匹配年积温2500-2800℃区间,温度够才能长壮;最后比对历史病虫害数据库,避开高发区。2017年抽样数据显示,岷县基地药材农残检出率仅0.02%,较市场流通药材低99.8%——这不是选地址,是把“安全”刻进土地。
如今,劲牌已构建14个道地药材基地,覆盖7个气候带,总面积突破9000亩——每个基地都复制“岷县模式”:配3名常驻农技专家、装智能气象监测站、用水肥一体化灌溉、设生物防治实验室。这些投入见到了实效:2018年统计显示,基地直供原料让劲牌产品投诉率下降67%,复购率升至82%——不少消费者说,喝着用岷县当归黄芪做的劲酒,身子暖乎乎的,比以前买的更踏实。正如老中医常说“药材好,药才好”,劲牌这14年的坚守,就是把这句话落进了每一个数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