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2年启动重整:17.52亿品牌价值的宋河酒业,如何解债务与市场的双重题?

2025-09-13人已围观

2022年启动重整:17.52亿品牌价值的宋河酒业,如何解债务与市场的双重题?

这家曾经的“豫酒之王”,如今走到了司法重整的关口。鹿邑县人民法院2022年披露的公告显示,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破产重整申请,案号为(2022)豫1628破申3号——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均是宋河自身。

好在即便进入重整程序,企业日常运营没停摆。知情人士透露,11月13日宋河还在驻马店举办客户答谢会,生产、销售体系均保持正常节奏。有地方国资背景的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介入协调,但目前双方尚未达成实质性协议。

藏在数据里的债务窟窿,比想象中更触目惊心。司法数据显示,宋河现存39条失信记录,涉案金额累计超9.3亿元;当前被执行总金额达13.66亿元,历史涉案金额更是突破70亿元。在211起司法案件中,86.7%均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直白暴露出企业深陷债务漩涡的现状。

要找债务的根源,得回溯2015-2019年的操作——企业通过动产抵押获取34.36亿元融资,抵押物从基酒、半成品酒,一路扩展到酿酒设备,甚至将储酒罐作为抵押物,这步子迈得极其极端。仅向华融资产河南分公司一家,宋河就融资22.25亿元,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如果说债务是压垮宋河的直接稻草,那辅仁系的资本运作就是更深层的隐患。2002年辅仁药业入主,成为转折点。在实控人朱文臣操盘下,宋河逐渐沦为资本工具:2014年企业营收13.24亿元,较2012年的峰值22.5亿元暴跌41%。更麻烦的是,宋河的担保链条牵涉辅仁系多家公司,2018年单笔对外担保金额就达1亿元。

后来资本市场的连续挫败,彻底让宋河陷入绝境。2015年辅仁药业重组时将宋河剔除,宋河错失上市机遇;2019年辅仁系18亿账面资金“蒸发”事件,直接引发信用崩塌,企业随后陷入连环诉讼。

如今的白酒市场,宋河早已不是当年的“豫酒之王”。作为曾经年销6.9亿元的豫酒标杆,现在河南市场里,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品牌占据85%份额,本土酒企只剩15%的生存空间。更要命的是产品老化——宋河主力产品仍依赖1980年代问世的鹿邑大曲、国字宋河等经典款,新品研发严重滞后。对比之下,仰韶、宝丰等本土品牌靠产品创新实现了逆势增长。

想重生,宋河得先跨过三道坎。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宋河手握“中国名酒”和“中华老字号”双重资质,品牌价值评估达17.52亿元,这是吸引战略投资者的核心筹码。但要重现辉煌,必须系统性解决三个问题:清理历史债务、重构产品体系、重建渠道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锅圈实业已作为托管方介入运营。他们砍减400个代工产品,投资2000万元进行窖池改造,目前宋河原酒储存能力恢复至16万吨,年产基酒1万吨——这为重整奠定了关键产能基础。

有意思的是,宋河的传统酿造工艺里,还藏着点“养生的传统智慧”。窖池发酵环节,师傅们遵循类似中医“阴阳调和”的理念:窖池底部的泥层富含微生物,是“阴”;上层的高粱、小麦原料是“阳”,两者在恒温恒湿环境中相互作用,才能产出醇厚柔和的基酒。有些老消费者觉得,适量饮用宋河酒能舒筋活血,这大概是传统工艺留下的“经验馈赠”——当然,这更多是传统认知的延续,而非医学验证。

宋河的重整之路,才刚刚开始。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