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银发网购警示:75岁退休医生2年囤20箱“茅台”背后的认知与情感困局

2025-09-13人已围观

2025年银发网购警示:75岁退休医生2年囤20箱“茅台”背后的认知与情感困局

杭州75岁退休医生老吴的家里,堆着20箱贴着“茅台”标签的酒——两年间他花了不少积蓄囤这些“宝贝”,家人劝破嘴皮也没停下,这成了全家的心病。

问起买酒的缘由,老吴的执念里带着“过来人”的自信:喝了大半辈子酒,他尝得出这酒“入口顺、不上头”,喝完浑身舒坦;更让他心动的是价格——市场价1000多一瓶的茅台,这儿298元就能拿整箱,他算着“太划算”;再加上对方宣称是“驼奶粉厂回馈老客户的内部渠道”,他信了货源靠谱。

而这些酒的销售套路,正好撞在老年人的“情感软肋”上:先拿“双十一特惠598元买一送一,今晚5点截止”搞限时紧迫感;再送16瓶鹿参酒加1280元紫砂壶,用赠品砸出“占便宜”的满足;又强调“老客户推荐直接走会员价,支持货到付款”,用信任降低戒备;最后拍胸脯“支持扫码验真,假一赔万”,消除质量顾虑。其实这些手段早被老年消费研究戳破——就是用频繁电话跟老人拉家常,满足独居时对社交的需求;再用“会员专属”让他们觉得“被重视”,忍不住一次次下单。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陈斌华指出,高知老人异常购物,是生理和心理问题交织的结果:生理层面,约23%的过度购物个案和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变会影响大脑判断力;心理层面有三层原因——38%的老人想通过消费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支配感,超过51%是想弥补社交缺失的孤独,不少独居老人还会把买保健品当心理慰藉。“这类患者通常有三个特点:退休前社会地位较高、性格固执、子女关怀不足。”陈主任说,应对得“多管齐下”:药物干预调节身体状态,切断诱导购物的场景,再拿同辈案例提醒,能适度缓解冲动。

从中医角度看,这也符合“七情致病”的逻辑——长期孤独、焦虑会导致肝郁脾虚,情绪没出口时,有些人会通过“囤货”宣泄。就像老吴,潜意识里可能想用“买酒”填补心里的空落,这是情绪失调的外在表现。

老吴的遭遇不是孤例。数据显示,70岁以上群体年均网购消费达1.2万元,其中42%属于非理性消费;而保健品、收藏品、酒类,正是风险最高的三大领域,占比高达67%。目前市场监管有老年维权绿色通道,但心理学专家强调,子女的情感陪伴才是最关键的防线——老人陷入网购漩涡,本质是“数字时代的情感突围”,他们需要的是家人的关注,而非简单的“阻止”。

20箱“茅台”的背后,是老人对健康的期待、对关怀的渴望,还有面对新消费方式的无措。解决问题,既要帮老人守好钱袋子,更要走进他们心里,用陪伴填满那份“情感空缺”。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