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0年成德眉资散装白酒整治:用“硬数据”拧紧食安开关
2025-09-13人已围观
2020年成德眉资散装白酒整治:用“硬数据”拧紧食安开关
2020年10月27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将《成德眉资地区散装白酒标识规范(征求意见稿)》及配套文件同步晒在官网与新媒体平台——这不是普通政策公示,而是四城针对散装酒类标识混乱“老大难”的联合破局,要系统性重构区域监管体系。
新规的核心是把“责任”砸实到每个经营者头上。它直击标识漏洞:餐饮自制泡酒必须完整披露名称、原料配比、浸泡日期及基酒生产批次;散装白酒得说清成分构成、生产源头、流通路径这些“身份信息”。尤其明确,不准用文字或图案暗示酒适合特定人群,更严禁吹“保健功能”——直接掐断虚假宣传的空间。
政策放出去第一天,成都市场监管官网访问量暴涨300%,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全在跳动的数字里。
借着“春雷行动2020”专项治理,成都市场监管系统展开散装白酒全链条整治。金牛区作为重点区域,累计排查149家经营单位(77户餐饮、72户流通),揪出23处标签瑕疵问题,还帮77家商户完成标识规范化改造。整治不光学改标签,更覆盖打击违法流动销售、强化常态化风险防控三个维度。
有商户为提口感违规加甜味剂,还有重复用劣质塑料容器的——这些典型问题都被精准打击。金堂县创新的“双锁追溯系统”很见巧思:生产方专控注酒口锁具,销售端设独立出酒阀,“一锁管源头、双签保安全”,让问题产品追溯效率直接提升60%,商户合规意识也跟着醒过来。
光查还不够,成都用“智慧监管”给安全再加层盾。金牛区试点电子溯源标签,消费者扫码就能看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武侯区和物流平台合作,培训骑手当“食品安全监督员”——这么一来,全民都成了监管的“眼睛”。结果实实在在:整治后散装白酒抽检合格率从2019年的82%涨到2020年的91%,消费者投诉量同比下降45%。
还有生产工艺的“硬约束”:新规明确液态法白酒严禁标注为固态法产品,配料表中食用酒精占比必须如实写——就是针对历年抽检里“酒精勾兑酒冒充粮食酒”的乱象。市场监管部门同步建“红黑榜”,用信用惩戒倒逼行业自律。
这场从“标识”到“监管”的组合拳,把散装白酒的安全漏洞一步步补上——毕竟,让老百姓喝上“明白酒”“放心酒”,才是食安共建的最终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