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春节药膳经济观察:消费礼赠双热背后的“养生账”

2025-09-14人已围观

2025春节药膳经济观察:消费礼赠双热背后的“养生账”

春节里的石家庄乐仁堂药膳餐厅,始终保持着满座状态——日常晚餐得提前1-2天预订的档口,今年春节单日接待量直接破了历史纪录,不少人甚至打包药膳食材回家自己熬煮。不只是石家庄,北京顺时而饮的前门店、红楼店也火得发烫,日均接待量冲到了日常的3倍,立春节气推出的橘红枇杷饮、梨花白这类应季茶饮,占了单店销量的65%。顾客端着茶盏聊天,平均能坐45分钟,比普通茶饮店多了近七成时间,把“喝杯养生茶”变成了慢下来的生活仪式。

不止是吃,健康礼赠也成了春节里的“暖心养生局”,而且越卖越实在。安国药材市场的监测数据显示,200-500元的保健礼盒占了春节销量的82%,曾经热门的千元以上高端产品,占比只剩9.7%。这种变化藏着明显的地域偏好:北方人爱买西洋参、枸杞组合礼盒,销量同比涨了120%;南方人更倾向铁皮石斛、藏红花套装,增幅达到150%。企业也在跟着需求调整——借青岛国资入主的ST目药,春节前在北方新建了10个营销中心,旗下的铁皮枫斗系列产品单周出货量突破5万盒,比日常多了3倍;寿仙谷联合30家三甲医院推出定制孢子粉礼盒,把价格压到398元/盒,直接覆盖了二三线城市的60%区域。

这波热潮背后,藏着药膳行业的三个“悄悄变化”。首先是吃的人变年轻了:30-35岁的客群占比从2024年的28%升到了37%,00后消费者的增速更是高达110%——郑州一家药膳餐厅的统计显示,年轻客群的复购率比传统客群高15个百分点,像22岁的小夏就连续两周去吃节气火锅:“用黄芪、党参炖的牛肉,没中药味还暖脾胃,比喝奶茶健康多了。”其次是产品变了样:乐仁堂推了节气限定火锅套餐,用85℃恒温慢煮代替传统明火,把钠含量降低了40%,刚好契合中医“饮食有节、清淡调补”的理念;北京某品牌做了便携式药膳汤包,线上一周卖了10万件,上班族带盒汤包去公司煮,等于把“养生厨房”揣在了身上。最后是卖法变了:美团买药搞“健康过大年”直播,雷允上的川贝粉单场销售额就破了500万元;老字号百花蜂业找达人带货,蜂蜜礼盒单链接卖了10万+,客单价维持在89元的亲民水平,把“送健康”做成了年轻人也愿意买单的小确幸。

从餐桌到供应链,整个产业也在跟着升级。药膳企业普遍改用85℃恒温炖煮,替代了传统明火熬煮——《本草纲目》里说“药食同源,慢煮出真味”,这种工艺能有效保留黄芪、当归等药材的有效成分,提取率比以前高了27%。供应链也没闲着:仲景养生坊建了20个道地药材基地,黑芝麻丸的生产周期从15天压缩到72小时,产能一下涨了4倍;小仙炖的鲜炖燕窝升级了冷链物流,能把产品48小时内送到全国消费者手里,让“新鲜养生”不再是空话。

其实,春节药膳热的背后,是中国人对“治未病”理念的越来越重视——就像《黄帝内经》说的“上工治未病”,与其等生病再吃药,不如吃点药膳提前调理。今年春节的药膳经济,不是简单的“卖得多”,而是把养生融进了日常的一日三餐、走亲访友的礼赠里,变成了更接地气的生活习惯。(参考《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本草纲目·序例》中“药食同源”“治未病”理论;数据源自安国药材市场、ST目药及寿仙谷2025春节销售监测报告)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