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广西食品安全新规落地:10万小食杂店、3256家托管机构迎系统规范

2025-09-18人已围观

2025年广西食品安全新规落地:10万小食杂店、3256家托管机构迎系统规范

针对自酿酒、校外托管、小食杂店等民生领域食品安全痛点,2025年广西出台系列新规,以“精准管控+传统包容”的组合拳,把群众“舌尖防线”织得更密更实。

散装白酒:传统习俗与安全底线兼顾,喝得更安心

现实中,农贸市场里的散装白酒多来自小作坊,要么是粮食酿造、要么是食用酒精勾兑,常存在微生物超标、非法添加甜蜜素等问题——2019年相关抽检不合格率高达3.15%,既违反食品安全标准,也违背中医“饮食洁净以养脾胃”的传统理念。新规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拧紧“安全阀”:生产端仅允许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或登记小作坊生产的检验合格产品上市;销售端实行定点经营,全面禁止流动摊贩售卖,容器必须强制标注品名、酒精度、生产批号等完整信息,还要建立电子购销台账,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可追溯;经营场所明确禁止餐饮单位销售自制泡酒,提前防范药酒中毒这类因不当饮用引发的安全事件。考虑到少数民族长期保留的自酿酒传统,新规没有“一刀切”禁止,而是通过“生产资质审核+产品检验合格+定点销售管控”三重机制平衡——传统自酿酒多是家庭小范围饮用,只要不流向市场,就不会放大风险。

校外托管:终结“九龙治水”,守住孩子“舌尖安全”

全区现存3256家校外托管机构,长期因教育、市监、消防等多部门权责交叉陷入“监管真空”,孩子饮食安全始终是家长的心头患——儿童脾胃娇嫩,食材不新鲜、加工不规范极易引发肠胃问题。此次新规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市监部门扛起核心责任:一是要求餐饮服务单位100%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登记证,从资质上把好第一道关;二是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工程,2024年覆盖率已达78%,家长通过视频就能实时查看孩子餐食制作过程;三是每周开展食材快检,重点筛查农残、兽残等儿童敏感指标。对托管机构本身,新规划出“红线”:禁用亚硝酸盐、野生蘑菇等高风险食材,避免急性中毒;配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