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竹筒酒行业深度揭秘:18亿市场背后的造假链条与生存困局

2025-09-24人已围观

2025年竹筒酒行业深度揭秘:18亿市场背后的造假链条与生存困局

你见过直播间里20元一斤还包邮的“养生竹筒酒”吗?当你为“活竹酿造”“唐时古法”的故事掏钱包时,可能没意识到——这个靠竹文化和短视频流量火起来的品类,早因造假与产品的深度绑定,站在了崩塌边缘。

被神化的“活竹酿造”:从唐时古法到营销噱头

很多人买竹筒酒,是冲着“传承唐代郫筒酒工艺”的宣传去的。但真正的云南水傣族传统技法,只是将竹液与米酒混合后蜡封竹筒,保质期最多12个月——这和商家说的“越陈越香”根本不沾边。真正让行业疯狂的,是2017年央视《科技苑》报道的福建宁化“活竹酿酒”:清明往毛竹幼株注射40-53度纯粮基酒,让酒在竹腔里二次发酵2-3年,酿出的酒带独特竹香。巅峰时当地单店日销超千瓶,单价曾冲400元一斤。

国家一级品酒师滕蕾早就敲过警钟:合规活竹酒得满足三个硬条件——纯粮基酒、专属竹林、全程品控。一棵毛竹最多注3节酒,注酒竹比例得控制在10%以内,不然酒精会“烧死”整片竹林,根本没法持续生产。

暴利驱动的造假体系:从速成注酒到标准套用

行业数据藏着最直白的乱象:2018年竹酒市场规模约18亿元,但持有SC食品生产认证的企业不足30家。淘宝三年下架1200款问题产品,63%涉及资质冒用或标签违规。现在的造假早已标准化:

7天速成法:砍成熟竹筒注入酒精勾兑液,加竹叶香精模拟陈酿香,跳过2-3年发酵环节;

资质套用术:桂林醉相识公司曾冒用济南益寿泉生产许可,把散装酒灌进竹筒装养生酒,最终因质量问题被判十倍赔偿,赔了6.4万元;

文字障眼法:利用竹筒孔隙把漏酒说成“以酒养竹”,逼消费者冷藏保存,实则掩盖变质事实。

更夸张的是价格——正规活竹酒成本约150元一斤,但电商上20元一斤包邮的比比皆是。这些低价货多是食用酒精勾兑,有的还违规加甜味剂、防腐剂。之前就有消费者喝了这类酒闹肚子,去医院查是酒精中毒加细菌感染,全是劣质酒惹的祸。

夹缝中的行业:中小酒企的投机与监管空白

竹筒酒的乱,根源在两处:一是白酒行业马太效应——前4%企业赚走90%以上利润,中小酒企为求生只能炒“网红概念”,竹筒酒、洞藏酒挂着“工艺创新”的名,实则藏着违规逐利的实;二是监管缺位——现行标准里竹筒酒多归为配制酒,但41.5%产品标签模糊,17%直接套固体饮料标准,根本没法管。福建宁化市场监管部门明确说:当地从未审批过竹筒酒生产许可,很多卖竹筒酒的企业,根本没拿到“入场券”。

要治乱象,得从根上建标准——全国酿酒标委会已启动《竹筒酒》行业标准制定,重点卡竹材含水率(≤12%)、酒精度波动(±1%vol以内)等关键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把“劣币”赶出去。

很多商家打着“养生”旗号卖竹筒酒,说含竹沥、氨基酸能补身体。但中医理论里,酒性辛温能通血脉,前提是“纯粮酿造”。那些酒精勾兑的“竹筒酒”,不仅没养生效果,反而伤肝脾——添加的香精、防腐剂都是化学物质,长期喝只会拖累身体。

当你再看到“活竹酿造”的宣传,不妨想想:你买的到底是传统工艺,还是7天速成的酒精勾兑货?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