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4年七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典型案例解析:300倍超标、800万涉案,这些健康陷阱要警惕
2025-09-25人已围观
2024年七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典型案例解析:300倍超标、800万涉案,这些健康陷阱要警惕
深圳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破获特大“养生酒商城”网络售假案——经营者徐某通过网店销售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的“清宫御酒”,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要知道,西地那非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处方药,和中医“补肾壮阳”的调理理念完全是两码事,它像一把“双刃剑”,过量摄入会直接引发心肌梗塞等致命问题。目前,该案已移交司法部门立案侦查。
温州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一起针对老年人的系统性保健食品诈骗案——德马康之源公司虚构“老中医”“养生大师”身份,夸大产品能“根治高血压”“降血糖”的功效,诱导老年群体购买,涉案金额突破800万。现场查获的14名“专家”全是公司请的演员,这种“套路式营销”把魔爪伸向了老人的养老钱,凸显违法模式升级的紧迫性。
黑龙江监管部门在王某、曹某经营的食品作坊里,查扣了总价值56.3万元的问题咖啡——涉事产品违法添加了2010年就全面禁用的西布曲明和左旋肉碱。西布曲明和中医“清利湿热、健脾减肥”的理念背道而驰,它是通过抑制食欲来减重,却会给心脏戴“紧箍咒”,严重的会引发心脏病。这个案子一下子暴露出微商渠道的监管盲区:很多人觉得“朋友圈的东西更靠谱”,实则不然。
天津冠芳可乐公司因违法广告被依法查处(具体违法细节未公开)。
阳城县监管部门对诚诚保健品店开出“顶格罚单”——吊销营业执照+移送司法机关。原来,该店销售的保健品非法添加西地那非,打着“壮阳补身”的幌子骗消费者。中医常说“虚不受补”,这种“假补药”反而会透支身体根基。处罚除了没收违法所得、罚款5万元,还下了“永久性经营禁令”,给了违法商家当头一棒。
康美生物没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就违规卖产品,被市监部门没收全部问题货物,还罚了25万元——要知道,该企业货值才2.5万元,违法成本是经营额的10倍!数据显示,2024年同类案件的平均处罚强度比2023年提升了27%,就是要让违法者“得不偿失”。
安岳县多部门联合破获马某团伙假冒新闻机构案——他们伪造“媒体资质”,以“曝光问题”为噱头推销“蜂胶”胶囊,涉案金额4.4万元。这个案子适用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开出的10万元罚款创了当地同类案件新高,给“冒充官方”的诈骗套路划了红线。
违法添加:藏在“保健”里的致命隐患
违法添加的成分,是这些案件最吓人的地方——它不仅让消费者选不对产品,更直接伤害身体。西布曲明都禁用12年了,现在还能在市场里找到,说明原料管控还有漏洞;西地那非更夸张,非法添加量最高能超标标准值300倍,吃多了会急性中毒。数据摆在这里:2017-2024年,保健食品违法案件年均增长率达18.6%,相当于每年都在“涨”风险。
给消费者的3个“避坑指南”
买保健食品,先看“蓝帽子”标识——这是国家认准的“正规军”,没有的话绝对别碰。别信“根治糖尿病”“包治百病”这种绝对化宣传,中医讲究“调理”,不是“治病”,这种夸大的话术都是骗人的。要是遇到可疑营销,赶紧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查备案,或者打12315举报。特别提醒做子女的:老年群体占这类案件受害者的79.3%,多跟老人说说这些陷阱,别让他们把养老钱送给骗子。
(信息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案件通报;数据支撑:2024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年报)
相关文章
- 2024年七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典型案例解析:300倍超标、800万涉案,这些健康陷阱
- 2024中秋旅游市场:770元机票、361公里高铁圈里的性价比突围
- 30年陈酿引争议、年增12%中毒案例:2025年蛇酒安全真相全解析
- 2025年野钓3斤级酒米配方全解析:成本直降67%的自制实战攻略
- 2025年理性饮酒日观察:从“酒桌枷锁”到文明进阶的4组关键数据
- 2025年小作坊酿酒实测:18%出酒率背后的成本、风险与选酒指南
- 2021年茂名65批次酒类专项抽检全达标:从数据看本地酒品质量底气
- “植物黄金”辣木入酒:三点三11年从种植到消费端的全产业链健康实践
- 2025版酒泉十大名面图鉴:藏在数字里的丝路面食密码
- 2025年青稞酒古法酿造全解析:从雪山青稞到养生琼浆的7道匠心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