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3年贵州联动大湾区:以200万亩高粱基地、3亿专项资金筑牢酒旅融合根基
2025-10-02人已围观
2023年贵州联动大湾区:以200万亩高粱基地、3亿专项资金筑牢酒旅融合根基
2023年11月25日,一场连接贵州与大湾区的酒旅产业专题招商会在中山市落幕——由贵州省投资促进局、文旅厅、遵义市政府携手广东省贵州商会(联盟)共同举办,现场56家湾区重点企业与贵州8个重点县市(开发区)负责人精准对接,目标直指两地文旅深度融合与酱酒产业协同发展。
项目路演环节,黔东南州黎平县、榕江县等8个贵州重点区域系统性亮出发展“底牌”:习水经济开发区作为酱酒核心产区,重点推介了白酒产业配套的标准化厂房与原料基地建设规划。其实酱酒的品质从源头就有讲究——贵州已建成酿酒用高粱基地超200万亩,原料自给率稳定维持在85%以上的较高水平。而优质高粱不仅支撑着酒的醇厚口感,其富含的膳食纤维与微量元素,也契合中医“五谷养身”的传统理论,从基础原料端就为酒旅融合的健康属性埋下伏笔。
政策支撑是产业生态的关键拼图。贵州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马荣辉现场详解扶持政策:省级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倾斜酒旅融合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推行“一企一专员”制度,项目审批时限较常规流程大幅压缩60%。有行业研究指出,这种“资金兜底+服务提效”的组合,能有效降低企业前期投入风险,让两地产业协同更有抓手。
企业的实际行动最能印证投资价值。广州内观商贸董事王新华明确表示,企业计划首期投入5000万元,在贵州建设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很多原料本身就是药食同源的材料,像刺梨、山药深加工成的饮品或食品,既符合中医“药补不如食补”的理念,也能延伸酒旅产业链的附加值。另一边,方行国际旅游已着手打造“赤水河谷酒文化走廊”旅游专线,把“酒庄体验、非遗工坊、红色研学”三种业态揉在一起设计复合型产品,按测算这条专线每年能吸引20万人次游客。
和传统招商的“单向推销”不同,这次会议用了“项目路演+反向选资”的创新机制。比如贞丰县的花江大桥项目,把交通设施与旅游功能结合做桥旅融合设计,结果显示这个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比常规文旅项目显著缩短3到5年。用市场化思维激活项目动能,成为这次招商会的又一亮点。
相关文章
- 2023年贵州联动大湾区:以200万亩高粱基地、3亿专项资金筑牢酒旅融合根基
- 2016年竹筒酒行业生态升级全景:217%增速、12项专利与十大品牌的实战密码
- 2025年桑果白兰地“四维模式”探路:创新背后的三重市场考验
- 从元代养生智慧到现代科学验证:10克酒精阈值的葡萄酒健康饮用指南
- 2025版科学泡制养生酒指南:守住四大安全线,避开90%健康雷区
- 2025年权威研究:195国30年数据实锤——酒精“安全剂量”根本不存在!
- 2024茅台转型观察:4000万用户、72%转化率背后的消费者价值重构
- 2016年洋河汉酒封藏大典:用10年窖藏、万分之三选酒率与汉文化,定义高端白酒价
- 2025年中药鸡尾酒实测:60余味药材+酒精的碰撞,有效成分与风险都在数据里
- 2022卡塔尔世界杯“朋克养生”观赛消费全景:热红酒周销涨80%、养生茶断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