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多藏一年再上市:武陵王用1年瓶储+18年老酒,把酱酒品质做成“用户能喝得到的时间礼物”

2025-10-05人已围观

多藏一年再上市:武陵王用1年瓶储+18年老酒,把酱酒品质做成“用户能喝得到的时间礼物”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早点出当下酒类市场的痛点——产能充沛,可“拿得出手”的精品太少。当多数酒企还在拼“快酿快卖”时,武陵酒旗下高端酱酒武陵王偏选“笨路子”:核心产品非要“多藏一年再上市”,就这么个“反效率”操作,反而在高端酱酒圈筑起了独特品质护城河。

一套“5+1+1+3”窖藏系统,把时间熬成酒的“风味密码”

作为十七大名酒、三大酱香典范,武陵王的底气藏在“5+1+1+3”窖藏体系里:先放5年在陶坛里慢慢陈化,再用18年老酒勾调风味,最后瓶储1年熟成。这套流程下来,基酒存储周期比行业常规多了20%,酒体实际陈化时间是行业均值的1.5倍。

国家级酿酒大师鲍沛生揭秘,这种“三维陈化”能养出四重风味:启瓶是焦香浮动的层次感,入口绵柔不扎嗓子,回味甘冽能绕舌尖,喝完身体没有灼烧感。也难怪湖南省政府外事接待用酒里,它一直占着80%以上的比例——够稳,才敢端上“门面”。

从“即酿即卖”到“多藏一年”,背后是中医逻辑里的“酒要养”

其实“多藏一年”的底层逻辑,和中医“药材要炮制”异曲同工。新酒性烈,像刚晒干的艾草,辛散劲大,喝多了容易刺激脾胃;陈放后的酒,像慢火熬的蜜膏,性子变温,燥气和杂味都散了。

国家级白酒评委陈家好做过检测:瓶储一年后,酒体协调度比刚出厂时提升41%,刺激性物质含量降到0.08g/L——这是行业目前能达到的最低水平。换句话说,这瓶酒不是“等老了”,是“养好了”再喝,对身体更温和。

要多藏一年,得先啃下“三块硬骨头”

可“慢”不是说说而已,每一步都要砸钱砸技术:

仓储压力:每存一万箱武陵王,要多占4500立方米空间,相当于多建半个小型仓库;

养护成本:每年光恒温恒湿库房的电费、人工费就超1200万,包装损耗还得压在0.3%以内;

质控标准:得建18项指标,用四级尝评体系盯着,从瓶储前的酒精度到储存后的风味,每一步都不能变。

武陵酒的技术团队用12项专利破局:金属锁扣防瓶身生锈,温度卡在10-20℃±2℃,湿度保持70%±5%,连通风频率都设了定时——就这么“娇贵”地守着,才没让一瓶酒坏在仓库里。

消费者用复购投票:慢功夫,才换得到真信任

结果比想象中更实在:武陵王的复购率达到68%,比传统酱酒高23个百分点;在湖南本地,它连续三年年增长超35%,成了千元价位段市占率涨得最快的酱酒单品。很多老顾客说,“喝惯了它的绵柔,再喝别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少的大概就是“时间养出来的味道”。

说到底,武陵王的“多藏一年”,不是营销噱头,是真的懂“酒是陈的香”。就像中医熬药要守着文火慢炖,酒存够了时间,才敢把“岁月的味道”递到消费者手里。当你打开那瓶武陵王,闻到的焦香、喝到的顺口,不是运气,是一个品牌愿意沉下心,把“时间”酿进酒里的诚意。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