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19年南宁叔侄涉濒危动物制品案:偏方泡酒获刑十年背后的生态与健康警示
2025-10-05人已围观
2019年南宁叔侄涉濒危动物制品案:偏方泡酒获刑十年背后的生态与健康警示
49岁的苏某和坐轮椅的叔叔感情深厚,这些年一直帮着打理家里产业。2019年年初,他听人说“熊胆虎骨泡酒能治叔叔的顽疾”,偏方的诱惑让他没多想,一步步踩进了法网。
从2019年2月起,苏某通过境外渠道陆续购入3只乌猿干尸、1个熊胆、1根虎鞭,以及大批虎骨和穿山甲鳞片,涉案总金额超过20万元。这些制品中,一部分已被他泡成药酒,穿山甲鳞片则计划研磨成粉服用。同年3月27日,苏某在南宁安吉大道某市场接收包裹时被警方当场抓获。妻子何某当晚指使姐夫邓某转移剩余乌猿制品,试图掩盖罪行;到4月2日,所有涉案物品均被警方查获。
经青秀区法院审理,苏某因非法收购濒危动物制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何某、邓某则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各获刑3年(缓刑3年)。
司法鉴定结果显示,这些制品背后是至少3只乌猿、1头黑熊和1只老虎的死亡。类似案件的数字更触目惊心:此前非法收购8.795吨象牙的主犯获刑15年,343只穿山甲冻体的案值更是高达2000万元。每一件动物制品的流通,都在对整个生态链造成系统性破坏——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实实在在的生态代价。
广西中医药大学专家强调,自制药酒存在双重显著风险:其一,野生动物制品大多携带未知病原体——11.912吨穿山甲鳞片走私案的统计数据显示,92%的此类制品都存在这个问题;其二,民间偏方缺乏科学配伍,易引发中毒。去年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男子饮用自泡十年的药酒,竟导致家中家禽死亡。相较之下,规范的中药制剂更安全——《中国药典》收录的86种药食同源药材(如人参、黄精),才是泡酒的合理选择。专家指出,偏方的“奇效”未经验证,反而可能给健康带来隐患。
执法人员统计发现,近五年涉野生动物制品案件量年均增长17%,其中34%与养生偏方相关。他们特别提示: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切勿轻信偏方。毕竟,用275头大象的生命换取的“养生秘方”,从来不是文明社会的选项。
苏某的案子,是一起因偏方引发的悲剧,更是一记敲向生态与健康的警钟。治病要走正道,别让对亲人的爱变成违法的借口,更别让一只动物的消逝,成为生态链上无法弥补的缺口。
相关文章
- 2019年南宁叔侄涉濒危动物制品案:偏方泡酒获刑十年背后的生态与健康警示
- 2025版桑葚养生酒:5大健康密码+科学饮用全指南
- 2025年参泡酒养生全攻略:12.3%市场增速背后的传统智慧与科学验证
- 藿香的科学养生实证:1.5%挥发油里的千年智慧与现代应用
- 35年坚守150年传承:石花酒业郑书军的“长期主义”品质与文化实践
- 2024年泸州老窖第三代茗酿茶香型酒发布:10亿投入+15项专利,重构茶露酒品类边
- 2025版洛神花酒6斤鲜果酿:数据化古法与实操细节全解
- 2025年中老年养生不用“奇术”:3种家常食材+1个吸收技巧,用数据守住健康底线
- 2020年贵州茅台集团13类岗位社会招聘全流程指南(附10项核心参数)
- 2025年长寿实证报告:五大生理特征+千年古方+现代方案的养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