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16年山东沂蒙山酒企全蝎酒违规事件:12地市千万人受影响背后的药食边界之问
2025-09-26人已围观
2016年山东沂蒙山酒企全蝎酒违规事件:12地市千万人受影响背后的药食边界之问
8月3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然对山东沂蒙山酒业有限公司、山东风都酒业有限公司按下“暂停键”——两家企业的生产线被紧急叫停。导火索很明确:它们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第38条,在本该是食品的酒类产品里,非法加了药用成分全蝎(学名东亚钳蝎)。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些涉事酒已经顺着传统流通渠道钻进了省内12个地市的超市、小店,保守估计超千万人可能接触到风险。
事件发酵前,省食药监局其实早有预警——8月1日发布的《专项警示文件》(鲁食药监警示〔2016〕8号)已经拉响警报。很快,全省启动“三级联动召回”:第一环卡住流通口,立刻下架2013年3月25日到2016年3月25日批次的全蝎酒;第二环盯紧消费端,开通12331专项投诉通道,老百姓买到问题酒能直接举报;第三环压企业责任,强制要求按“二级召回”标准来,20个工作日内把市场上的问题产品清回来。和常规食品召回比,这次反应快了60%——才48小时,全省85%的销售网点就已经把涉事酒封存了。
争议的核心,绕不开“药食同源”的边界。全蝎在中医里确实是药材,能祛风止痛,但食品里加全蝎,得守规矩。专业检测显示,涉事全蝎酒每500毫升里泡着12到15只活蝎,干物质占比高达2.3%到3.1%——这远远超过了《中国药典》规定的药用剂量上限。药监专家直白点破:“这不是‘功能性食品’,是偷偷加药用成分,搞不好会让人神经系统受损伤。”
反过来看,省内唯一有“健”字号的全蝎酒——山东蒙山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蒙山牌全蝎酒,就守住了线:蝎体含量严格控制在0.8%到1.2%之间,还带着完整的毒理检测报告。这也印证了中医养生的老理儿:就算像全蝎这种能入药的食材,也得讲究“量”——老中医可能会用全蝎配黄芪、当归做药膳治风湿,但那是医疗场景下的精准配伍,不是食品里随便堆剂量。
出事的沂蒙山酒业,品牌估值有6.1亿元,8月3日当天就启动了召回程序:范围覆盖山东全省,时间定到2016年8月23日,涉及35度和38度两种酒精度,125毫升、500毫升两种规格,消费者拿着购物凭证能去线下门店退货。可厂里安全生产科的工作人员也坦言:“已经卖出去多少、会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实际伤害,我们现在还没法准确算清楚。”
这件事和2015年的“保健酒伟哥门”不一样——前者是滥用中药材,后者是加化学药物,但本质都是踩了“食品不能当药品卖”的红线。监管部门事后重申:食品企业必须把“药食同源”物质清单(卫计委2014年第17号公告)和纯药用成分分清楚。要是想做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食品,得参照《山东省传统特色食品生产规范》改流程,不能想加什么就加什么。
说到底,食品的安全边界,从来都不是“加了药材就更补”,而是“加的东西得合规、量得对”。这次事件给所有做特色食品的企业提了个醒:靠“药食同源”做卖点没错,但先把规矩吃透,才能不让消费者为风险买单。
相关文章
- 2016年山东沂蒙山酒企全蝎酒违规事件:12地市千万人受影响背后的药食边界之问
- 2019年泸州老窖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养生酒研发中心:30%年增速赛道的“传
- 2025职场应酬护肝指南:用5组核心数据守住酒精伤害底线
- 2025年竹筒酒营养解析:碱性机制与工艺革新下的品类价值
- 2025冬季药酒进补避坑指南:用98%高粱酒泡对药,避开23%变质风险
- 2021年黑龙江酒类专项抽检:79批次里3批栽在酒精度上,这些细节得留意
- 从“拳令震窗”到“养生入盏”:甘肃中年酒桌文化的30年数据化嬗变
- 2025用药安全红线:头孢+酒的“7天禁忌”与3类隐藏风险
- 2025版秋冬“三金一红”黄金酒秘方:张姨亲测的6大核心指标与实证效果
- 2025年劲牌保健酒调价:125ml供货价涨4元,成本三重压力下的利润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