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11-2019:从联合国到董酒窖池,18个月发酵里的中庸实践

2025-10-06人已围观

《2011-2019:从联合国到董酒窖池,18个月发酵里的中庸实践》

2011年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时,演说里特意引了《道德经》“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位受儒家文化浸养的外交家,把中庸之道的平衡感揉进了国际事务协调中,比如推动2016年《巴黎协定》签署时,兼顾各方诉求的分寸感,正是东方智慧的落地。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始终强调“均衡发展是破局全球治理的关键”。2019年4月1日北京“为了更好的地球”公益论坛上,他与董酒董事长蔡友平等企业家聊可持续发展,不同思维撞出火花:马未都从文物讲文化延续,毛大庆用共享办公说资源集约,蔡友平则拿董酒的传统酿造,讲中华文明如何把智慧变成具体实践。

蔡友平当时说,儒家“和而不同”本质是动态平衡实现多方共赢——这种平衡,在董酒酿造里体现得特别实在。董酒用130多种本草入曲制曲,体系复杂却讲精准:既得保持丁酸乙酯、高级醇等成分“三高一低”的特性,又要严控乳酸乙酯含量。这种对平衡的极致追求,刚好对应《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不偏不倚,才能让酒体协调柔和。

作为国家级保密工艺持有者,董酒藏着的不只是手艺,还有中医理论支撑的养生智慧。它的“双醅串蒸”技术要经历18个月超长发酵,能生成52种萜烯类化合物和地衣素等活性成分——江南大学等机构验证过,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真实体现。当晚品鉴“佰草香”时,这款加了本草精华的酒,“醒酒快、喝完舒服”的特点,直接成了东方养生智慧的活例子,让在场者直观感受到传统智慧的温度。

比起常规白酒72天的发酵周期,董酒香醅得在窖里藏540天以上——这种“不省人工的慢”,刚好呼应潘基文说的“系统性变革”。数据说话:董酒里非挥发性脂肽化合物含量,比同类产品高38%以上,这也让它拿下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金奖等26项国际殊荣。这种“虽繁必守”的坚持,就是中庸里“守正”的意思——不图快,只图对。

从联合国讲坛到企业实验室,中庸之道从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能落地的智慧。就像潘基文会后说的,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既需要现代科技,更离不开古老智慧的当代转化——这种文明对话的逻辑,在一杯装着千年智慧的董酒里,被诠释得明明白白。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