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海口破获千箱无标识走私酒案:“前店后仓”藏风险多部门联动截断非法链

2025-10-06人已围观

2025海口破获千箱无标识走私酒案:“前店后仓”藏风险 多部门联动截断非法链

11月13日正午,海口万国西路5号的两间临街出租房里,一场针对走私酒水的突击行动突然展开——海口海关缉私局联动海南省食药监系统,顺着市民提供的精准线索,直接端掉了这个藏在居民楼里的走私窝点。执法人员冲进去时,临街门面还装成普通商铺的样子,可往后一绕,发电机房竟被打通成了仓储点,里面堆着满满当当的无标识酒水。

这次查扣的涉案物品里,红酒占了大部分:“皇庭”“蓝钻”等十多个品牌,外包装上连生产日期、成分表这些法定信息都没有,完全不符合进口食品的强制标注要求。更让人揪心的是还有保健酒——根据《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的成分得经过严格安全评估和审批,可这些酒里居然非法添加了中药材。懂点中医常识的人都清楚,“药食同源”讲究辨证施养,比如体质偏热的人喝加了枸杞、人参的酒,反而会加重上火;本身肝脾虚弱的人,乱补活血药材只会雪上加霜。之前就有本地市民喝了这种“三无”保健酒,转氨酶飙升到正常值的五倍,住进医院才明白:没遵中医理论瞎补,比喝假酒还伤身。

不止窝点隐蔽,走私分子的逃避手段也在系统性升级。这次海口的三处窝点用了“多点分散存储”的套路:万国西路的作掩护,美兰区渡头村250号的出租屋再藏560余箱,合计查扣量超过1000箱。其实这种手法去年拱北海关就破获过类似系列案,当时涉案酒类超过100万瓶,总案值突破10亿元,都是用分散仓储来规避监管。更狡猾的是,现场还找到了保安制服和工作证,嫌疑人想靠“职业伪装”混淆视听——这和去年拱北系列案里“供应链公司低报价格+跨境电商平台伪报性质”的复合模式如出一辙,都是想把非法交易裹上合法外衣。

目前这起案件的后续还在深入追查,但从已暴露的细节看,走私分子的组织程度明显提升:从过去的“水客蚂蚁搬家”,到现在“仓储分离+职业伪装”;从“单一渠道渗透”,到“多点联动藏货”,每一步都在试探监管边界。而多部门联动出击、依托市民线索打击的方式,也再次提醒我们——打击走私从来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消费者的警惕和参与同样重要。毕竟那些无标识、非法添加的酒水,喝进肚子里损害的是自己的健康,只有大家都提高防范意识,才能让这些走私货没地方藏身。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