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数据看邛崃:85%桶陈量背后的“川酒新生态”

2025-10-09人已围观

2025年数据看邛崃:85%桶陈量背后的“川酒新生态”

冰川融水顺着天台山崖壁渗进土壤,北纬30°黄金酿酒带里,邛崃产的琥珀色威士忌正带着成都的风骨往国际烈酒市场闯。3月19日第112届全国糖酒会开幕前,崃州蒸馏厂推出“百利得22”与“百利得66”——这家厂的威士忌桶陈量占全国85%,相当于每10桶国产威士忌里,有8.5桶来自这里,成了糖酒会上“成都风味”的核心招牌。

靠“崖谷地、冰川水、黄泥窖”这仨生态基底,邛崃早做成了“优质白酒+国际烈酒+新酒饮+酒庄集群”的多元格局。到2024年,全市聚齐660余家酒企,其中164家生产企业包含12家规上企业,酒业营收突破121.91亿元——比2020年整整翻了一番。更亮眼的是创新:除了茗酒、蜂蜜酒这类新酒饮,邛崃还建了西南最大低度酒生产基地,2023年预调鸡尾酒市场占有率直接冲上全国第一。

崃州烈酒文化体验中心里,琥珀色酒液撞冰球的声音,像中国威士忌的破晓钟。2015年百润集团投建国内首条规模化烈酒生产线后,邛崃如今能本土化生产威士忌、伏特加、金酒,连配套的烈酒旅游体验中心都有了,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游客来这儿不仅能尝酒,还能摸透“从粮食到酒液”的全流程,成了产业转型的鲜活注脚。

说到“摸透”,邛崃的酒旅融合算玩出了养生味儿。源窝子酒庄有800亩地,5000多个陶坛藏在竹林里,把有机种植、陶坛养酒、文化民宿揉在一起,年接待量破5万人次。中医讲“酒为百药之长”,源窝子的有机高粱遵循“顺天时、养地力”理念种植,不用化肥农药,酿出来的基酒自带清香味,喝起来对脾胃负担小,不少游客专门来体验这种“带养生属性的酒文化”。现在邛崃有金六福、大梁酒庄等20家特色酒庄,还搞了“微醺旅游环线”,酒旅融合收入占文旅产业比重超30%。

支撑这一切的,是邛崃用“三驾马车”搭起来的产业生态链。第一驾是政策与标准:建了国内首支专业酒业监管队伍,搞酿酒专用粮基地,还挂牌国家酒类质检中心实验室;第二驾是平台与协作:串起包材、金融、科研的协作网,永发印务等6家配套企业满足全链条需求,7所高校提供智力支持,金融机构给了50亿元专项授信;第三驾是人才与传承:410名大师名匠传着12项非遗技艺,8000口活态窖池存了20万吨陈年老酒,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融合得顺。这种“雨林式”生态,让邛酒价格竞争力提升30%,线上渗透率每年增长15%——连懂行的消费者都说,邛崃的酒既有老祖宗的醇,又有现在的活劲儿。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