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11年磨剑,锦江泉酒业的“数字账本”与匠心传承

2025-10-10人已围观

11年磨剑,锦江泉酒业的“数字账本”与匠心传承

2010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后,锦江泉酒业用11年时间守着传统工艺拼品质,换来了17项省级以上荣誉——从湖南省质量信用A级企业、湖南老字号,到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每块牌子都贴在车间墙上,也刻在市场口碑里。2023年推出的四款战略新品很实在,既有对准高端政务接待的,也有接地气的大众款,像婚宴用的“锦云-乐天”,上市首月就卖了上万件,不少新人说“名字吉利,品质也稳”。

走进酿酒车间,42口窖龄超60年的小窖池最打眼。每口仅2.5立方米大,却比普通窖池接触面积大40%,微生物代谢效率提升25%。生产主任唐加富说,每口窖每天出500公斤基酒,但得走完15道工序,原料转化周期严格卡在60天。2022年,这套小窖工艺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湘西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白酒酿造技艺。

锦江泉的酒喝着顺,和产地脱不了干系。2015年中国科学院检测显示,酒中硒元素达3.58μg/L、锌元素超327μg/L,均超行业平均30%。这得益于麻阳富硒带的先天优势——当地土壤硒含量稳定在0.47mg/kg,加上锦江河PH7.8的天然弱碱水,把微量元素“攒”进了酒里。中医讲“药食同源”,硒抗氧化、锌提免疫力,这酒里的“营养”,喝进去是实实在在的。

翻开历史,锦江泉能找到西周“苞茅贡酒”的影子。1979年跻身湖南四大名酒,后又拿下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21年与贵州汉台酒业共建的千吨酱酒基地,补上了怀化地区无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空白,首期产能就达设计标准的80%,老酒友说“终于喝到家乡产的优质酱酒了”。

赚钱之余,锦江泉没忘反哺。改制十几年,企业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超380万元:2012年“关爱留守儿童”专项捐55万元,给孩子买文具建活动室;2014年“金榜题名”资助2名学子考上北大;2016年酒品拍卖筹9万余元用于助学。现在厂里有200余个岗位,35%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少人说“在家门口挣钱,日子有奔头”。

守传统不代表守旧。锦江泉请泸州老窖技术团队改良工艺,国家级品酒师黄燕飞主导“五粮配比优化工程”,让出酒率提升12%、酯类物质增加18%,酒质更醇。2024年获批的“原料粉碎蒸煮及冷却装置”专利(CN 114292716 B),把蒸粮工序能耗降了22%,原料利用率提至19%——既留老味道,也靠科技提效率。

如今锦江泉有三条清晰产品线:锦江王系列冲超高端,终端售价破千元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