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从20吨到12亿:天佑德青稞酒四十年改革的高原生长记

2025-10-20人已围观

从20吨到12亿:天佑德青稞酒四十年改革的高原生长记

青藏高原的酿酒脉络能追溯到4200年前,青稞酒的酿造技艺更在四千年岁月里沉淀出独特的高原风味。明洪武十六年(1373年),“天佑德酒作坊”在互助县开灶,与文玉合、世义德等七家酒坊共同撑起“高原酒镇”的产业骨架。1952年,政府整合八大作坊成立国营互助酒厂——这个年产仅20余吨的县级小厂,正是如今天佑德青稞酒的起点。

1986年国务院《深化企业改革规定》出台后,企业率先进军厂长承包制“试验田”。改革让厂长有了定价建议权(需物价局核准)和营销自主权,员工福利基金比例也从过去的低水平提升至营收的15%-20%,这对拿惯死工资的职工来说,是真金白银的激励。但转型从不是坦途:那时流行“腰带大曲”——工人用热水袋裹酒偷运出厂;“百元批条”更成了特殊印记,一张批条能抵职工两月工资,全是计划经济向市场转轨的“成长痛”。

要让老手艺接得上新时代,技术迭代得跟得上。企业先后完成四次关键技改:1988年首期技改新建两座酿造车间,航车替代人工搬运,劳动效率直接提升40%;1992年二期扩建让产能突破3000吨,包装自动化率达到65%;2013年建成30万平方米绿色产业园,机器人装锅精度控制在±0.5公斤,比人工更稳;2016年投入3000万建成CNAS国家实验室,配备气相色谱仪等20套精密设备,检测能力跃上新台阶。

品牌从“地域标签”变“国家名片”,走了三次战略调整的路。1952-2004年只有“互助”单一品牌,仅4款基础产品;2005-2011年改制初期推出“天佑德”高端线,价格覆盖30-800元,慢慢撕开中高端市场口子;2012年至今形成“天佑德+八大作坊+世义德”品牌体系,中高端产品营收占比已达72%。2011年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646)后,品牌价值评估达58.6亿元,累计纳税超43亿元——数字背后是品牌的硬底气。

质量是根,企业织了张全产业链“安全网”。原料端有25万亩专属青稞田,其中10万亩是有机种植——青稞富含β-葡聚糖和膳食纤维,中医认为能健脾养胃,刚好契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生产端通过ISO9001与有机产品双认证,每道工序都守着规矩;检测端更严,CNAS实验室能做148项指标检测,结果获46国互认。2020年“青稞酒传统酿造工艺”入选国家级非遗,2023年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这不是荣誉,是对质量的背书。

市场突围走了“三级跳”:先深耕青海,保持35%-40%的本地白酒市场占有率;再往西北扩张,建甘、宁、藏、新、蒙五大运营中心,把地盘铺到整个西北;最后试水国际,2014年收购美国马克斯威酒庄,2015年拿TTB认证打进北美。2023年营收恢复至12.71亿元,青稞酒出口量占国内品类总出口的6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