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哈医大二院首例曼陀罗药酒中毒:500克干果泡酒引危机,三类红线碰不得
2025-10-22人已围观
2025年哈医大二院首例曼陀罗药酒中毒:500克干果泡酒引危机,三类红线碰不得
9月2日晚,黑龙江五常市50多岁的张先生因误饮妻子自制的“关节止痛酒”,被紧急送进哈医大二院急诊重症监护室——这场“治病变致命”的意外,揭开了家庭自制药酒藏着的致命风险。
误喝“偏方酒”险丧命:曼陀罗的毒性有多猛?
张先生的妻子王女士说,她听说曼陀罗干果能缓解关节疼,便用近500克曼陀罗干果泡了高度白酒,想着“泡浓点效果好”。可张先生刚喝200ml,就出现剧烈头痛、意识模糊,连家人都认不清,行为异常得吓人。
“罪魁祸首是曼陀罗里的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哈医大二院急诊科主任邓颖解释,这两种生物碱会阻断胆碱能神经传导,轻的让人口干、幻视,重的会心动过速、瞳孔散大,甚至意识丧失。成年人摄入2-3粒曼陀罗籽就会中毒,15粒以上可能致命——而张先生喝的药酒中,莨菪碱浓度高达45mg/L,比安全剂量超了近8倍。
更棘手的是酒精的“助推”:乙醇作为有机溶剂,能把毒素溶出率提升3.2倍(实验显示,50度白酒泡24小时的溶出率,比水煎剂高3.2倍)。“这也是他只喝200ml就出事的关键。”邓颖说。
家庭自制药酒的“死亡共性”:三类雷区踩不得
其实像张先生这样的案例,哈医大二院近三年遇到过28例,其中75%是曼陀罗或乌头碱中毒。这些悲剧都有三个共同“漏洞”:
一是药材乱采——61%的患者用自行采摘的曼陀罗、乌头,根本不清楚毒性强弱;
二是剂量瞎猜——平均超安全剂量4.7倍,总觉得“多放点效果越好”;
三是误饮误用——89%是家人把外用药酒当成内服药喝下去的。
“就算专业炮制的曼陀罗,安全剂量窗口也只有0.3-0.6mg/kg,非专业人士根本没法精准把控。”邓颖强调,中医虽会用曼陀罗(比如洋金花治哮喘),但都是严格配伍、小剂量外用或内服,绝不是自己泡酒就能随便喝的——“中药的‘毒’,得靠专业控”。
避开悲剧的三重防线:从源头到应急都要“严”
怎么才能不碰这种“生死偏方”?医生给了三个明确提醒:
第一,毒药材绝对不用——曼陀罗、乌头这类剧毒植物,别拿来泡酒;要治病就去正规医院拿制剂,别信“土方子”。
第二,内外用药酒隔离——外用药品用专用容器装,贴醒目的警示标签,别和食品、内服药混放,避免家人搞错。
第三,出现症状立刻救——要是喝了药酒之后口干、幻视、心跳加快,马上催吐,带着剩下的药酒去医院——像张先生这样,及时送医加血液灌流、阿托品拮抗治疗,72小时才脱离生命危险,现在还在做神经康复。
早在2024年,湖南市场监管局就警示过:家庭自制药酒的中毒死亡率高达34%,远超其他食物中毒。这次张先生的经历,不过是再一次敲警钟:中药不是“偏方万能”,毒药材泡的酒,喝的不是“补身”,是“赌命”。
现在张先生还在恢复中,王女士悔不当初:“本来想治病,没想到害了他。”可这样的后悔,本完全能避免——毕竟,有些“传统”,碰都不能碰。
相关文章
- 2025年哈医大二院首例曼陀罗药酒中毒:500克干果泡酒引危机,三类红线碰不得
- 160位古稀老人、60年药酒:莒县艾蒿涧村百岁老人的生命密码
- 2025年小农丁肇庆考察:127项参数揭秘日月养生泉活性水的生态密码
- 从60%记忆到43%份额:中亚葫芦三鞭酒凭古法新造抢滩中秋健康礼
- 2025年自泡酒失败真相:9成栽在基酒上,3类“问题酒”+4个避坑招全曝光
- 1300亿营收、51.8%占比:2025前三季度川酒的硬核生长逻辑
- 2025武医生护肝实证:酒与咖啡的4组关键数据与科学喝法
- 1.3亿砸出来的养生酒:健力棒黄精酒的“老方子+新科技”突围路
- 2025年辣椒全解读:144mg维C、31%心血管保护的草本密码
- 2025版鹿筋泡酒全攻略:功效数据、配伍工艺及避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