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泸州“药香奶茶”走红:8公斤日耗药材背后的养生茶饮实践

2025-10-23人已围观

2025年泸州“药香奶茶”走红:8公斤日耗药材背后的养生茶饮实践

推开泸州这家“药香奶茶”店的门,当归与红枣的香气裹着木质药柜的古雅、古法秤杆的质感扑面而来——操作台上摆着洛神花、黄精、茯苓等二十余种药食同源食材,正等着经过12小时浸泡熬煮,变成Q弹的本草冻、绵密的米麻薯。店主夏阳说,他们用“古法熬制+现代工艺”搭起桥梁:当归磨成粉融进生椰拿铁,枸杞和柠檬撞出酸甜口感,日均得用掉超8公斤药材,高峰期一天能卖600多杯。

刚拿到外卖的人参拿铁,熬夜加班的程序员小陆说“喝着像奶茶,却比咖啡多了点安心”;胃不舒服的白领余鑫洋则常点茯苓山药饮:“我脾虚,这个喝着舒服,既能过茶瘾又觉得对身体好。”像他们这样的消费者不是少数——25-45岁群体贡献了超60%的复购率,和武汉“寻茶十二方”、南阳“仲景饮子铺”的客群结构几乎一致。《2023中国新消费趋势白皮书》里也提到,超四成00后愿意为健康概念产品付费,显然年轻人正把养生需求揉进日常的奶茶杯里。

针对这股热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冯文战主任提醒得实在:首先得辨证选——乌梅饮会促进胃酸分泌,胃溃疡患者碰都别碰;金银花茶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容易胃疼。其次要认清楚功效边界——单杯药材添加量通常不足3克,想靠这个治病?不太现实,顶多是辅助养生。中医讲究“辨证施养”,就像茯苓山药饮对应脾虚、人参拿铁对应气血不足,选对了才有效果;最关键的是配伍风险——有些产品乱搭药材,比如决明子和咖啡因凑一起,搞不好会引发心悸。

现在看中药茶饮市场,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产品更新快,头部品牌每月都要推1-2款新品,像“陆黎开了个方子”就出了太阳通明茶、厥阴解意茶这类带经络概念的;二是场景融合深,武汉九州上医馆把茶饮区和诊疗区放一块,消费者候诊时能顺便做艾灸,把养生变成连贯体验;三是标准化不好做,南阳仲景饮子铺干脆建了中央厨房统一熬制,再用冷链配送,就是为了保证每杯口感稳定。

业内数据能看出这门生意的热度:客单价集中在15-28元区间,成都某门店曾创下半年22万元的销售额,爆款单品“熬夜水”销量突破1.6万杯。不过得记着,养生茶饮毕竟不是药,慢性病患者喝之前最好咨询医师,别把它当成专业医疗的替代。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