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川吉白酒协同峰会:从48%市占率到12%毛利率的产业联动实践

2025-10-23人已围观

2025川吉白酒协同峰会:从48%市占率到12%毛利率的产业联动实践

3月20日,成都迎来一场聚焦川吉白酒产业协同的行业峰会——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指导,四川、吉林两省酒类流通协会联合主办,把两地酒企负责人、行业专家凑到一块,专门聊存量竞争下白酒产业怎么转型升级,怎么联手把生意做活。

现在白酒行业早已过了“卖得多就赚”的增量时代,存量市场的压力实实在在:渠道库存周转周期拉长到8-12个月,有的品牌主力产品价格甚至倒挂15%-20%——卖出去的钱还没成本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副主席刘员点出行业正在变的俩趋势:一边是“强者愈强”,TOP10企业市占率突破48%,市场越来越向头部集中;另一边是消费者“不买基础款的账”,需求往功能化、定制化跑,得跟着变才能活下来。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理事长张建平拿川酒举例子,现在的竞争早从“拼产能”变成“拼品质”。川酒这三年每年研发投入涨21%,建了23个智能化酿造车间,把优质基酒产出率提至92%——相当于每100斤粮食能多酿出近10斤好基酒,品质稳得很。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何志尧说得更直接:“科技创新不是摆样子,得变成真金白银的经济动能,这才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要说峰会的“核心亮点”,还得是川吉的“酒参融合”模式——把四川的白酒工艺和吉林的人参资源拧成一股绳。吉林省参茸办公室主任张志财说,吉林人参是宝,种植面积占全国85%,一年产4.2万吨鲜参,可以前深加工转化率不到30%,好多价值没挖出来。后来和川酒企业合作做人参酒,刚好补上短板:原料利用率提至65%,产品毛利率比传统白酒高12-15个百分点。这其实暗合了中医“药食同源”的老理儿,《本草纲目》里早写着“酒,行药势,通血脉”,用人参这种补气药材泡酒,刚好把药材功效和酒的传导力结合。有小鼠实验显示,饮用这种人参酒之后,体内抗氧化的SOD活性提升42.7%(P<0.01),说明真能帮着养元气。不过得提醒,再好的酒也得适量,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0mL(乙醇当量≤15g)。

泸州白酒产业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刘斌透露,他们早盯着健康酒赛道发力——设了10亿元专项基金,专投有健康属性、年复合增长率超25%的创新品类。旗下福桃酒业更“敢干”,把泸州40年老窖池(现存1000口持续发酵的)和吉林10万亩人参基地(9万亩是合作种植的)整合,建了行业首个全链条数字化生产体系——从人参种植土壤监测,到基酒发酵温度控制,再到灌装环节,每一步都靠数据盯,品质稳得能复制。

福桃集团副董事长郑永强说,他们的“狠活”在技术:泸州厂区建了10万级GMP洁净车间,灌装线微生物控制达到药品标准——药品对微生物的要求有多严,酒的品质就有多稳;人参初加工工厂用光谱检测,把人参皂苷留存率从传统78%提至91%——这是人参的核心活性成分,留得越多功效越实在。中国酒协露酒分会秘书长王旭亮补充,新国标后门槛高了:通过GMP认证的人参酒企业只占18%,可贡献了73%的市场销售额,品质真是“硬通货”。韩国忠清南道人参药草研究所所长成凤宰还建议,中韩可以互学长短——韩国人参皂苷提取率92%,比咱们高,结合咱们的工艺和品牌,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这次峰会没白开,促成不少“接地气”合作:福桃和抚松签了5000亩GAP认证人参种植基地,保证原料质量;和泸州酒投定了年产3000吨健康酒联合生产计划。这些合作不是“纸上谈兵”,是真把川吉优势串起来,把白酒产业往大健康拽,让更多人喝到既有传统酒味、又带健康属性的好酒。

存量竞争下的产业升级,从来不是“各自为战”——四川有工艺,吉林有资源,凑到一块就能把“1+1”变成“大于2”,把白酒价值链越拉越长,越做越活。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