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安徽166批次食品抽检:97.6%合格,4批次不合格集中在防腐剂与酒精度
2025-09-13人已围观
2025年安徽166批次食品抽检:97.6%合格,4批次不合格集中在防腐剂与酒精度
2025年安徽最新食品抽检结果出炉!7月29日数据显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在酒类、调味品专项抽检中采集166批次样本,162批次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合格率达97.6%,剩余4批次不合格问题集中在防腐剂违规添加、酒精度未达标两类,咱们逐一理清楚。
葱姜料酒防腐剂超标:超量20%,伤肠胃的中医警示
明光市吉卖隆购物中心经销、安徽谷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葱姜料酒,被检出苯甲酸及其钠盐含量1.2g/kg——超出国家规定的1.0g/kg上限20%。苯甲酸及其钠盐是常见防腐剂,主要抑制微生物繁殖,但过量摄入易引发胃肠道不适。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肠胃功能受影响,营养吸收都会打折扣。这类违规多因企业想延长保质期过度添加,或是生产环境不达标被迫增量使用。对比2025年安庆市抽检数据,调味品领域防腐剂超标占比达37%,是调味品不合格的“高频问题”。
3款酒酒精度不达标:占不合格项目63%,小作坊合格率仅78%
此次抽检有3款酒栽在酒精度上:安徽明龙酒业的明龍绿豆酒(绿之味)、亳州青梅煮酒酒业的原老名酒(18)、安徽皖品酒业的洞藏原浆酒(16)。它们的共性是实测酒精度均低于标签明示值±1.0度的允许误差范围。成因主要是生产工艺控制失当、包装密封性差导致酒精挥发,甚至有个别企业故意用低度酒冒充高度酒。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全省酒类抽检中,酒精度问题已占不合格项目的63%,成了“重灾区”。而且小作坊式酒企的酒精度合格率仅78%,显著低于规模化生产企业——大厂家的生产流程更严,能更好把控酒精度稳定性。
监管已行动:责令召回下架,15日内交整改方案
目前滁州、亳州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应急处理:一是责令3家涉事酒企立即召回问题产品,二是要求涉事调味品经营单位全面下架相关批次,三是明确企业需在15日内提交系统性整改方案。按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核查处置结果将在通告发布后90日内向社会公示。
关键指标科普:酒精度是品质核心,苯甲酸不能乱加
先给大家讲两个重点:酒精度指20℃时每100毫升酒液中乙醇的体积占比,既是酒的品质核心,也是定价重要依据——酒精度准不准,直接影响你花的钱值不值;苯甲酸使用规范明确,它能加在酱油、醋等酸性食品里,但不能超过1.0g/kg,新鲜蔬菜、生鲜肉类绝对禁用。2025年淮南就有餐饮单位在凉皮里违规加苯甲酸,这种滥用行为得警惕。
总的来说,这次抽检虽大部分产品合格,但不合格的4批次还是提醒我们:买食品要多盯标签,尤其是酒精度和防腐剂配料,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吃得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