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广东零食抽检:20批次问题食品上“黑榜”,3类隐患需重点避开

2025-09-19人已围观

2025年广东零食抽检:20批次问题食品上“黑榜”,3类隐患需重点避开

秋冬冷空气一来,街坊们总爱囤点零食解闷,可入口的东西真得留个心眼!近期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方便食品、糕点等9类日常零食专项抽检,结果揪出20批次不合格产品——从辣条、牛轧糖到餐饮具都有“踩雷”,这些卫生、配料、品质问题得赶紧了解。

微生物污染成头号问题,伤脾胃最厉害

11组样品栽在微生物指标上,生产环节卫生管控缺失、餐具消毒不彻底是主因。深圳某副食店卖的“霸王丝爆辣辣条”,菌落总数超标5.8倍;东莞产“红枣核桃糖”,微生物指标超国标限值2倍;还有岩烧蛋糕、杏仁饼等5款糕点,卫生指标集体“翻车”。更让人担心的是,广州两家餐饮店的筷子、汤碗,居然检出致病菌污染!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这些带菌食品吃进去,轻则闹肚子,重则引发急性肠胃炎,老人小孩脾胃弱,千万躲着点。

添加剂滥用要警惕,长期吃伤肝脏

2组样品存在甜味剂超标问题:东莞“香辣雪菜王”甜蜜素含量达国标上限1.3倍,河源某土特产店甘草橄榄甜味剂超标40%。营养科医生提醒,甜蜜素虽甜度高,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这俩腌制品都来自中小型企业,买的时候得看紧配料表。

品质不达标藏风险,原料储存有问题

3组样品没达到质量承诺:两款保健酒总糖含量连标注值的80%都没到,东莞“包心王糕点”酸价指标超安全阈值。技术人员分析,这要么是企业原料掺假,要么是储存不当——酸价超标的油脂食品,可能引发食物中毒,选糕点、保健酒真得挑靠谱牌子。

目前监管部门已出手:全渠道下架召回问题产品,涉事企业限期整改,违法信息录入信用档案,还专项整顿了37家餐饮单位的餐具消毒流程。

给街坊们的选购提醒:认准包装完整、标识清晰的正规产品,别买无厂名厂址的“三无”货;发现可疑产品赶紧打12315举报。另外,这次抽检还发现多个网络店铺的益生菌粉、维生素口服液等营养品有效成分不足,网购保健食品得提高警惕!

(数据来源: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9期、第40号通告)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