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1800年程酒技艺、37位古法匠人:资兴醉客的酒里江湖
2025-09-20人已围观
1800年程酒技艺、37位古法匠人:资兴醉客的酒里江湖
我家在三都——这座因资兴矿务局扎根而兴起的工业小镇,地底的乌金煨热了烟火,也熬出了一坛坛浸着人情味的酒。鼎盛时期,镇上来自26个省的矿工挤在食堂、宿舍拼酒,桌上的佳酿从五粮液、汾酒到各地土烧,攒成一本摊开的“中国酒地图”。祖父泡的枸杞蛇胆酒最有意思,照着《本草纲目》里“蛇胆清肝火、枸杞补气血”的方子,加了十斤糯米酒封了三年,我小时候偷抿一口,辣得直吐舌头,却记了一辈子药香裹着酒气的冲劲儿;父亲战友从茅台镇捎来的酱香酒,用粗陶罐封着,打开时满屋子焦糊香,我蹲在旁边闻着,比吃水果糖还开心。直到十三岁那年,我被酒友笑称“护犬使者”——父亲同事把我家大黄犬煮了下酒,那盆冒着热气的狗肉端上来时,我攥着祖父的酒壶躲在门后,眼泪砸在壶身,从此再闻到白酒里的荤腥,胃里都要翻涌半天。
刚上班没两年,我就因嘴太直栽了跟头,被派到黄草山里的羊兴村。这地方偏得连快递都不愿送,村里二十来户全是守着山地讨生活的“漂流者”,酒量成了在这里立足的“通行证”。山民有规矩:“杯中见真章”,新人喝不过三杯,准被人叫“银枪蜡头”。我咬着牙练:从每晚半斤红星二锅头起步,七天后能端起一斤的碗不抖,三十天后连干三盅都不红脸。后来湖南农大的专家说,这是家族里乙醇脱氢酶的天赋——能快速把酒精分解成乙醛再变乙酸,我才没把自己喝进医院。就这么着,我在酒桌上挣出“三都小酒仙”的名声,村里老人拍着我肩膀笑:“这娃子的酒胆,是祖上传的。”
资兴的酒里藏着老祖宗的密码,最金贵的是程酒(白露酒)。《水经注》里明明白白写着“程水溪畔有官办酒坊”,晋武帝太庙祭祀专用它;徐霞客游资兴时,在游记里留了句“饮之至家而醉”,足见酒劲儿烈。我们请专家测过,程酒的古法核心是“双曲发酵+牛栏淤埋藏”:土烧酒和糯米糟按1:3比例调和,再埋进牛栏淤里,这样能让酒醅的酯化反应更充分,刚好对应《兴宁县志》里“色碧味醇,愈久愈香”的记载——放个十年八年,打开坛子还是满屋香。
村里守着的酒俗,每一条都藏着巧思:
时空算得准:白露前后取程江水,这水温刚好18℃,浮游生物少,酒杂味轻;重阳封坛进地窖,温度维持在15-20℃,酒精度能稳在18-22%vol——《酿酒工艺学》说,这是酵母菌最活跃的温度带,酒才发得透。
土里养得出香:埋在牛栏淤里的酒醅,沾着里面的厌氧菌群,一年下来酸度能降0.15g/100ml。爷爷说这是“土育酒”,菌群把辛辣味磨软了,入口才绵柔得像化在嘴里。
喝的是仪式:主陪先干三杯,是敬天地、祖先、客人;行“八福三寿”的令辞,每句都押韵,喝起来像唱曲儿,热闹却不乱——其实暗合古代八佾舞的节奏。
情义看醉倒:村里老人常说“三巡没倒的客,不是不给面子,是没把东家当亲人”。资兴民谚讲“三巡未尽客先倒,方显东道情义真”——酒不是目的,是让心贴得更近的由头。我上次去邻居家,刚喝两巡就被扶上床,房东阿姨说:“你撑着不倒,我反而觉得没招待好。”
现在机械化酿酒遍地走,可资兴还有七成家庭守着古法酿程酒。2019年非遗普查,完整掌握十二道工序的老匠人只剩37位,平均年龄72岁,最老的已经89岁。好在年轻人没丢了根——湖南农大酿酒工程系破译了程酒里3种特有乳酸菌的基因序列,这些“小菌种”就是程酒“绵柔回甘”的关键,像给古老酒种做了“基因身份证”,以后不管怎么传,味儿都不会变。
我妈现在还每天喝一小杯自酿的程酒,说“这酒是糯米加山泉水做的,补气血”。中医朋友说,糯米健脾、山泉水养肾,发酵后的益生菌还能调肠胃。去年我冬天胃寒,喝了半个月,居然真的暖起来了——原来老祖宗的酒,本来就是藏在烟火里的养生方。
资兴人守着的,不是一瓶酒,是一千八百年的酒脉,是一辈辈传下来的“杯中情”。巷子里的老酒坊还在冒烟,酒桌上的人还在喊“再干一杯”,那些藏在酒里的故事,从来都没凉过。
相关文章
- 1800年程酒技艺、37位古法匠人:资兴醉客的酒里江湖
- 16元牛栏山年销超10亿瓶:2023-2024年工薪阶层酒桌消费账
- 87年中华老字号至宝酒业携手合肥文若数字化营销激活健康酒产业新动能
- 2025白酒渠道震荡期生存密码:5组数据揭开经销商与消费者的应对逻辑
- 2025年广东零食抽检:20批次问题食品上“黑榜”,3类隐患需重点避开
- 2024数据解码海南酒文化:从非遗古法到科技赋能的三重基因
- 2024年“特供酒”荒诞局:40元成本如何套牢身份焦虑,又栽在监管手术刀下?
- 2019年广西疾控6小时锁定自制药酒致命毒素:乌头碱组合成“饮鸩止渴”的隐形
- 2019年汉川破获“精准扶贫”保健酒骗局:70余名留守老人被骗6.1万
- 2025版山野甜涩珍宝:金樱子实用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