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从“治病偏方”到“刑事案”:2025年昌平王某百瓶自制中药酒的教训
2025-09-21人已围观
从“治病偏方”到“刑事案”:2025年昌平王某百瓶自制中药酒的教训
48岁的王某站在昌平法院被告席上时,想起自己熬了8年的“药酒”,悔得直抹眼泪——原本想帮人缓解病痛的“家里方子”,竟让她触到了法律的底线。
从2017年开始,她在昌平某小区售卖自制中药酒,打着“驱寒祛湿、消炎镇痛”的旗号:普通配方卖200元/瓶,添加名贵药材的升级版要500元/瓶。到案发时,这些贴着“金康神骨液”“仙人传”标签的药酒,已经卖出100余瓶——其中七成是普通款,三成是升级款,算下来销售额超过15万元。但她没意识到,这些药酒从源头就不合法:既没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也没办营业执照,产品更没通过国家药监部门的审批。
她的药酒是用东北高粱酒混合三七、海星等二十余味中药材浸泡而成,可中医专家早指出,药酒的配伍和炮制有严格规范——像海星这类药材,未经规范炮制或剂量超标,反而容易引发过敏反应。事实上,已有消费者用后出现严重皮肤过敏,这明显违背了药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庭审中,王某哭着辩解:“我自己就靠这药酒治好了顽疾,很多瘫痪患者用了也说有效,我就是想帮人啊!”但检方的证据链很扎实:有证人证明,自己是听老中医推荐才花369元买的药酒,结果用了之后皮肤大面积过敏;就连福建某医药公司销售27盒假冒四味脾胃舒颗粒仅被没收123.65元违法所得的案例,都成了对照——不管卖的是高价药酒还是低价假药,没经过审批的都是假药。
根据《药品管理法》第98条,“未取得药品批准文号生产的药品”明确属于假药;《刑法》第141条进一步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实,王某的案子不是孤例。近年涉药酒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2016年,余某在火锅店售卖添加乌头碱的附子药酒,导致21人出现严重乌头碱中毒症状;2014年,延吉张某制售“关节酒”非法获利,同样因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被判刑。这些案件的共性问题,正是王某的重演——违法添加禁用成分、生产工艺毫无规范、虚假宣传疗效。
现在庭审仍在推进,但这个案子已经给所有想靠“自制中药”牟利的人提了醒:中医养生从不是“法外之地”,没有资质、没有安全保障的“药酒”,卖的不是疗效,是自己要扛的法律后果,更是别人的健康风险。
相关文章
- 从“治病偏方”到“刑事案”:2025年昌平王某百瓶自制中药酒的教训
- 95年南京同仁堂跨界酒业:首年3.5亿营收背后的“药+酒”健康生态
- 柳叶刀52万样本实锤:每天2两白酒=慢性伤身!这些真相颠覆认知
- 2025版实用跌打损伤药酒配方与制备全攻略:4大经典方+千年名方的量化功效解析
- 2025年保健酒市场乱象:38%无证作坊、10亿诈骗案背后的养生陷阱与避坑指南
- 2024版夏季饮酒健康指南:啤白怎么选?守住“3莫贪”更护肝
- 2023-2024年金樱子种植骗局实录:8元斤承诺变0.5元泡酒原料,30户农户血汗钱打
- 2018年劲酒&温和酒业战略交流:区域酒企跨域合作的产能、模式与品牌破局实录
- 2017-2024:从79公斤毒酒到32%违法添加率,功能酒里的西地那非陷阱
- 2025职场健康痛点下的养生文案策略:用数据与共情击穿“未病”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