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香洲生态保护案宣判:土产店卖保护动物制品缓刑+6.6万赔偿敲响警钟
2025-09-24人已围观
2025年香洲生态保护案宣判:土产店卖保护动物制品 缓刑+6.6万赔偿敲响警钟
2014年,粤北人李某回老家进货时,瞅见所谓“商机”——采购10瓶泡着“毛鸡”“树鹰”的特殊药酒。这些每瓶卖数百元的药酒,很快在他珠海的土产店卖出2瓶。据判决书显示,这批货通过250公里物流,最终摆上香洲区某土产店货架。
好几位顾客很快提醒李某:这些泡酒原料是国家保护物种。他虽撤下剩余8瓶,却没真处理——全堆在仓库角落“眼不见为净”。这一藏就是8年,直到2022年公安突击检查才被揭开。
这次查到的8瓶药酒,成了生态犯罪的铁证。经专业鉴定,里面含四种重点保护动物:2只褐翅鸦鹃(国家二级)、3只领角鸮(国家二级)、3只红角鸮(国家二级),还有2条舟山眼镜蛇(“三有”动物)。按《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办法》计算,涉案生物资源总价值恰好6.6万元。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毛鸡”“树鹰”常被当作“滋补药材”泡药酒,但从生态和法律看,这是绝对红线——中医强调“合法取材”,保护物种哪怕有“养生噱头”,也不能碰,不然既毁生态又害自己。
香洲法院认定李某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他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3个月)、罚金6000元,还要承担6.6万元生态赔偿并在省级媒体公开致歉。这起案子用“刑事+民事”双重追责,既惩犯罪又修生态。据2023年环境司法白皮书,62%的同类被告人辩称“不知法”,但法律从不因“不懂”免责。
这案子给商家提了三重醒:一是别信“不知者无畏”——62%的涉案者都栽在这个借口上;二是违法成本超想象——本案追责总额7.2万元,差不多是李某店铺年均利润的3倍;三是鉴别能力得跟上——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常见中药材原料约15%涉保护物种,不能凭“老经验”进货。不止李某,海南黄某双收4条舟山眼镜蛇泡酒被判1年4个月实刑;袁某网购38件砗磲外壳要赔15万生态金;张某私养1只太阳锥尾鹦鹉被罚没3万——这些案例都在说:保护物种不是生意,碰了就得付出代价。
法官提醒,《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CITES公约附录物种严禁商业利用。虎骨、犀角、穿山甲鳞片等过去常见中药材,现在都属违禁。商家进货必须查对方《人工繁育许可证》《专用标识》,从源头防风险。
相关文章
- 2025年香洲生态保护案宣判:土产店卖保护动物制品缓刑+6.6万赔偿敲响警钟
- 2025年晒背养生热:1.3亿播放量背后的科学操作指南
- 2025年养生圈的“红色补剂王”:红橙子里的天然养生密码
- 2020年中国酒业结构性变革全景:96%白酒涨幅、1550亿酱酒与老酒价值重构
- 30石渎山大玉海、二锅头与黄酒局:老北京酒文化里的数字密码
- 2025年茅台集团业务重组:生产与研发拆分后的3组关键数据与战略逻辑
- 2025山西十大名酒图鉴:6000年酿艺里的10组关键数据与养生密码
- 2020年古井72度小罍神:用“三高战略”破局高端小酒市场的硬核样本
- 42度活竹酒的生态密码:通城隽州篁2025年酿造与养生解码
- 2025版冬虫夏草科学食疗指南:3大经典方案的成分利用与体质适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