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0-2025酒类新零售洗牌实录:60%传统渠道下滑背后的生存法则

2025-09-29人已围观

2020-2025酒类新零售洗牌实录:60%传统渠道下滑背后的生存法则

2020年疫情刚冒头时,酒类圈炸了——传统烟酒店销售额平均掉得只剩20%-40%(较疫情前跌去60%-80%),但1919的线上订单却逆势暴涨124%。这冰火两重天,直接把行业推到了“不转就活不下去”的变革关口。

一、疫情下的业态重构:从“线下躺赢”到“线上线下绑在一起”

行业里对新零售还没掰扯清楚统一标准,但不管是从线下起家的连锁店,还是线上玩得溜的电商,只要能做到“实体门店+智能技术”融合运营,就算新零售。跟传统烟酒店比,这模式太能打了——有新零售品牌春节前30件飞天茅台,半小时不到就完成即时成交,靠的就是“线上接单、线下履约”的闭环。

疫情带来的物理隔离,硬生生把消费习惯拽到了线上。尼尔森之前调查过,疫情前线下渠道占酒类销售的84%,疫情期间一下蹦到65%;就算后来防控常态化,线上占比还是稳在46%以上,比之前多了15个百分点——这不是短期波动,是消费习惯真变了。

二、后疫情时代的生存考题:技术、用户、模式都在逼你升级

1. 技术迭代:不会用数字工具的酒商,已经慢了半拍

现在数字基建是做生意的底座,5G加AI算法能把“智能选品+精准营销+即时配送”串成闭环。但传统酒商好多卡在技术理解上——连物联网溯源系统怎么装、LBS定位服务怎么用都摸不着头脑,运营效率自然比不过人。

2. 用户变了:年轻人要“方便+健康”,中老年人也得学线上

90后、00后把线上买酒当成本能,就连疫情期间被迫学移动支付的中老年人,也慢慢习惯了线上消费。更关键的是,现在年轻人喝酒讲究“喝得舒服”——有人喝白酒会配枸杞,说按中医讲的“酒通血脉、枸杞补肝”,所以1919赶紧优化“无接触配送”,把时效压到30分钟,就是抓住了这波“既要方便又要健康”的需求。

3. 模式融合:场景碎了,得把“货、场、人”重新拼起来

现在的消费场景早不是“去烟酒店买瓶酒”那么简单,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都被数字化拆了又拼起来。华致酒库就玩明白了:标准店放100多个SKU,门头选黄金位置,库存用智能系统管,服务流程标准化,坪效直接是传统烟酒店的3倍——这就是把“卖酒”变成了“卖场景”。

三、活下来的路径:六个方向,把能力刻进骨子里

战略上:别瞎扩张,先把区域做深

区域性深耕比到处开分店有用多了。比如豫副酒源,先在郑州做样板,再往豫东辐射,单城每平方公里开5家店,配送时效直接压到20分钟——这种密度优势,就是别人抢不走的竞争壁垒。

供应链上:把效率提上去,钱才赚得到

得盯着供应链的每一环优化。百威英博的全球产品生态系统就是例子:经销商线上下单占比超过70%,采购周期从7天缩到48小时。区域酒商可以学“包销产品+流量爆款”组合——包销款赚利润,爆款款拉客流,两边都不耽误。

门店运营:别再只卖酒,要做“体验+仓储”

门店的功能早变了,不是光堆酒的地方。有头部企业数据显示,当线上销售占比超过60%时,门店面积能缩40%,转型成“体验中心+前置仓”:陈列不用摆100个SKU,就放30个核心款,再加数字化互动设备,让顾客能试喝、能查酒的溯源,待着舒服才会买。

技术应用:小程序是连接顾客的钥匙

酒仙网用“直播带货+社群运营”组合拳,一场五粮液专场直播卖了千万——小程序既能做直播引流,又能做社群维护,解决了传统门店“只能等客上门”的问题,客户触达效率是原来的5倍。

组织变革:建“铁三角”,让团队能打硬仗

得把团队拆成“技术中台+产品经理+特种兵”:技术中台负责打通数据,让前端能拿到顾客的消费画像;产品经理盯爆款,根据数据调酒款;特种兵团队跑区域,把政策落地。有个企业改了之后,人效从80万元/人年涨到150万元/人年,这就是组织优化的力量。

消费洞察:用数据代替“拍脑袋”

头部企业都建了超千万级的用户标签库,能精准匹配“区域-口味-价位”——比如知道某区域顾客爱喝浓香型、预算300-500,直接推对应的酒。这样新品成功率从行业平均23%涨到58%,再也不是“赌运气”卖酒。

现在行业洗牌越转越快,那些有数字化基因、能把供应链拧成一股绳、会精细化运营的新零售玩家,已经占了主动权。传统从业者要是能在12-18个月内把能力提上来,还能接着在这个行业里扎根;要是跟不上,可能就慢慢被淘汰了。毕竟,这场变革不是“选做题”,是“必答题”。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