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塑料海马”养生骗局曝光:30元一对的教训,5步教你揪出伪品

2025-10-02人已围观

2025年“塑料海马”养生骗局曝光:30元一对的教训,5步教你揪出伪品

2025年3月,广东肇庆的王先生摊上一件糟心事——泡了两年的药酒刚开封,他捏了捏里面的“海马”,居然扯都扯不断。用火烧一下,尾部瞬间收缩,还冒出刺鼻的塑料味!这些年他花心思养身,没想到栽在一堆塑料上。业内人都清楚,现在市场上正品海马一对至少200-300元,可当年他从朋友那拿的才30块钱一对,这价格差早藏着猫腻。

其实“塑料海马”不是新鲜事,多地都查到过类似伪品。从中医角度说,海马本是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的好药材,《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它能“治阳痿、跌打损伤”,可要是用塑料冒充,不仅没药效,里面的有害物质还会伤身体。今天就教大家5步辨真假,避开这种“养生陷阱”。

第一步:手机灯照透,看有没有“暗影子”

正品海马躯干透光均匀,要是照到局部发黑或有异物阴影,大概率掺了水泥、淀粉这类增重物。之前某药检所就查获过腹中灌水泥的海马,重量能翻5倍!

第二步:摸质感、掂重量、试湿度

正品骨质坚硬又有韧性,稍微能弯一点;塑料仿品要么弹性太大,要么僵得像木棍。用手攥一下,要是有沉得异常的“压手感”,说不定里面塞了金属条。另外,干燥的优质海马轻掰就断,受潮的反而不容易折,这也是个信号。

第三步:闻味道,辨“海洋气”

正品有股淡淡的海腥咸味,要是闻到刺鼻苦味或者根本没味,肯定是树脂或塑料做的。2024年广州查的一批伪品里,63%用的都是工业塑料,烧起来味儿特别冲。

第四步:记“三看”,辨长相

一看头冠——正品的马头凸起自然,仿品做得很死板;二看躯干——七棱形的“瓦楞身”环节得清楚,伪品往往模模糊糊;三看颜色——野生的大多黄或棕褐色,全黑的只有2.7%,太黑的多半有问题。

第五步:要求剖开,看内脏

正品的内脏残留是自然纤维,掺假的全是胶质或粉末。之前有个消费者维权,剪开伪品居然冒出一堆混凝土碎渣!

光会辨海马还不够,泡药酒也得讲规矩。广东药科大学的洪燕萍药师提醒:一是别瞎配伍——87%的家庭自制药酒都有药材冲突,比如海马和薄荷一起泡,可能让人心悸;二是别泡太久——最佳就1-3个月,超了有效成分能降解64%,喝了等于白喝;三是特定人群别碰——高血压患者喝一口,血压能瞬间升15-20mmHg,风险特别大。

最后,买海马得留个心眼:第一,去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店,野生的还要查CITES认证;第二,认准价格——现在三斑海马均价385元一对,低于200块的绝对有问题;第三,一定要留票据,上面得写清楚拉丁学名(比如Hippocampus trimaculatus),万一出问题能维权。

这场“塑料海马”风波,其实是给所有想养生的人敲了个警钟——养生不是随便买点东西泡就行,得会辨真假、懂规矩。掌握了系统的鉴别技能,才能既养了身,又不踩坑。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