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济水出清泉·No.020承留山坪养生泉:500年柘树见证的“硒锶活泉”与村落传奇

2025-10-11人已围观

济水出清泉·No.020 | 承留山坪养生泉:500年柘树见证的“硒锶活泉”与村落传奇

济源这方土地,被济水浸润千年——西倚王屋山,东接华北平原,北枕太行余脉,三面环山的格局不仅孕育了“四渎”之一的济水,更催生了平地涌泉、溪涧纵横的生态盛景。今天咱们往承留镇山坪村走一遭,探探那口养了一方人的养生泉。

承留镇山坪村门道嘴居民组的石圪节一带,藏着这口养生泉。山坪村1978年从玉皇庙大队分设而来,与张河、玉皇庙并称“玉皇庙三村”,同属五指河流域的关键节点。泉眼四季不歇,水质清冽甘醇——既满足村里数百口人日常饮用,连牲畜饮水都够;更奇的是,冬天冒热气,妇女们直接用它洗衣裳,手泡进去不冷;夏天涌凉意,凑过去洗把脸,暑气瞬间消散。

按地方志记载,这股泉是五指河的源头,最终汇入湨河水系。民间传说明初朱元璋征战时遭遇大旱与瘟疫,菩萨点化山西阳城百姓,将特定草药投入月寨古井——用这井水治病的人不少,明军借此赢得民心。有意思的是,往那口古井扔根麦秸秆,半个月后竟能从二十里外的养生泉冒出来。1938年大旱,周边水源枯竭,唯独这泉持续供水,村民争相取水闹纠纷,最后乡贤李景禄出面定取水规矩才平息。

山坪村的底蕴,藏在这三大文化遗产里:一是门道嘴玉帝庙的咸丰十一年碑刻,刻着村落信仰的变迁;二是棵500年树龄的柘树,胸围1.38米,形如巨型盆景,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村民叫它“植物活化石”;三是红色记忆——1937年村民原有智组建抗日武装,后来发展成八路军正规部队。

这方水土养出不少能人: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农学专家郭天财,搞国防教育的卫东元,北大法学博士、法学精英郑晓磊,还有考上清华的燕昭然、卫宗正,“马氏三姐妹”也都进了国家双一流高校。

这些年村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春天山花漫坡,秋天药香扑鼻。村里6眼机井加数十处山泉,通过管网直通农户家,真成了“龙头一拧清泉来”。东南山口建的愚公精神干部学院,给五指河谷添了个人文新景。

更金贵的是,泉水经检测富含硒、锶等微量元素——硒是抗氧化的好帮手,锶对骨骼和心血管有益,刚好和周边生长的何首乌、柴胡等地道药材形成天然配伍。河南中医药大学的研究提到,济源地区的泉水与本土药材结合,是“药食同源的天然组合”。村民常说:“咱们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药材饭,漫山的药材都成了‘绿色银行’。”

走在山坪村,既能摸古碑、看老柘树,感受历史沧桑;又能拧开水龙头喝清泉,体验现代便捷——传统与现代,在这儿融得恰到好处。

随机图文